主题: 收益下滑难挡上市公司理财热 弃主偏副存长期风险
2012-08-06 14:08:1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收益下滑难挡上市公司理财热 弃主偏副存长期风险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2-08-06 11:53
  虽然预期收益率持续下跌,但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热情却依然未减。
  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近70家公司发布了投资理财产品的公告,金额达到170多亿元,超出去年水平,而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更有1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近38亿元理财投入计划或买入公告。3日,民生投资(000416)公告称,董事会决定将闲置资金用于短期理财的期限继续延长一年,总金额不超过3.5亿元。
  不过,与前期平均达到5%的投资收益相比,如今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出现明显下滑。
  5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杨春刚向导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有助于盘活资金,但是要避免占比过大、长期循环于实体经济之外等问题,否则也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
  投资收益明显下降
  从去年银根收紧之际,不少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就另辟蹊径走起了别样的生财之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上市公司参与的银行理财产品纵横多个时期,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抑或周期更长。如今,不少理财产品已经兑现了收益。
  统计发现,近一年来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平均在5%左右,收获还是颇丰的,一些公司甚至获得了超过10%的高额回报。
  不过,这种好行情在今年再难出现。据了解,7月以来受降息等因素影响,新发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下滑,特别是3个月左右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最快,收益率均在6%之下,挂钩汇率、利率标的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则从5.5%和6%上方下滑至4.75%附近。
  受其影响,7月份多家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均不理想。如丰华股份(600615)购买的1.4亿元中国建设银行 “利得盈”对公尊享理财产品2012年第301期,管理期限40天,预期收益率为3.5%;信邦制药(002390)先后两次分别购入的100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金钥匙”本利丰2012年第158期、第172期,委托管理期限均在6个月左右,预期收益率均为3.80%。
  “上市公司购买的多数理财产品投向均为债券、票据等金融产品,而这类资产的收益又与利率及市场资金面密切相关,随着流动性放开、利率下调,理财产品的收益自然下降 。”5日,建设银行理财分析师李倩向导报记者表示,随着政策调控力度显现,上市公司在银行理财市场的收益率仍会有继续下降趋势。
  风险隐现
  虽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降至5%以下,且还有进一步下滑趋势,但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仅7月份上市公司公布的理财产品使用计划累计涉及金额就达到约27亿元,超出上半年的平均水平。这让投资者颇为不解,为何收益下滑如此明显,上市公司对银行理财仍情有独钟?
  杨春刚表示,购买理财产品是上市公司盘活闲置资金,增加收益的一种手段。“不过,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现在经济下行,公司主业经营困难、盈利能力差,反不如银行理财收益稳定,所以公司愿意把资金投入银行。”
  与手中的优质资产相比,多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紫光古汉(000590)7月30日提出将在两年内投资低风险理财产品的议案,其表示由于公司出售南岳公司股权获得一定现金,将把资金额控制在1.5亿元的规模。
  但随后立即有投资者质疑,南岳公司仅2011年就给紫光古汉带来了2232.33万元的收益,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30.9%。如果按照紫光古汉变卖其股权获得的1.821亿元计算,其年化收益超过10%,远超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同时,还有洋河股份(002304)、皖新传媒(601801)等上市公司今年来多次申购银行理财产品,持有金额占净资产比例已经超过35%,大有由“副业”转“主业”的趋势。
  对此,杨春刚认为,虽然目前上市公司该用多大比例进行理财未定标准,但若占总资产比例太高,资金长期在实体经济之外循环,均不正常,也不利于企业发展。“部分理财投资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亏损风险,甚至波及资金链。”
  近日华西股份 (000936)、ST福日(600203)公布的中报显示,两公司今年以来多次购买基金,由于股市“跌跌不休”,目前投资亏损幅度已经超过15%。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