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21 |
回帖数:21875 |
可用积分数:9988029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29 |
|
主题:中联重科:先进管理模式三级跳构建世界一流企业
寓意收获的9月刚刚来临,身在湖南长沙日理万机的詹纯新便听到了从远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吉林长春传来的令人激动的企业“好声音”——中联重科以848亿元的销售收入荣登“2012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53位,分别较去年大幅上升了37位和26位,一跃成为8家上榜湘企的龙头。
在8月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中,中联重科净利润自2009年以来首次反超三一重工成为行业巨头,在其余七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全部为负的情况下,中联重科净利润率同比增长21.47%,高居同行业前列。也就是说,工程机械类股票中,只有中联重科的净利润实现了逆势增长的壮举。有业内专家总结,中联重科能够在强手辈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是“软实力”——管理模式。
第一跳:体制创新一鸣惊人
早在1992年,中联重科刚刚创办的时候,还是一个只有8个人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院属小企业,但令人惊讶的是,中联公司却开创性地实行了“一院两制”的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研究院行政式管理模式的束缚,率先启动企业化运作模式,将“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作为发展的纲领。
在相对优越的管理体制下,中联重科尽管人数很少,但很快就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混凝土输送泵。当年销售10台,实现产值400万元,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数百人规模的企业才能创造的产值,中联重科却创造了奇迹,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上一鸣惊人。
此后几年,中联重科的“科技产业化”成果不断显现。1996年,中联重科开发出全国首创的全变频无级调速塔机,第一次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整个行业为之惊叹。
1999年,中联公司全面改制为建机院控股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公司内部科学管理铺平了道路。
第二跳: “聚变与裂变”成就超凡增长
2000年10月,中联重科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一夜间,国有企业变成上市公司,管理模式相应完成了科学化、标准化与精细化的转变,整个企业脱胎换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