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花旗光大等6银行理财产品运作不透明上黑名单
2008-03-04 11:14:0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股民
昵称:游客(58.247.172.*)
发帖数: -
回帖数: -
可用积分数:
注册日期: -
最后登陆: -
主题:花旗光大等6银行理财产品运作不透明上黑名单

“目前银行理财市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透明度不高。”中国社科院上周六发布《2008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汇丰、花旗、恒生、东亚、光大和招商等6家中外资银行因理财产品的运作信息严重缺乏透明度登上了报告的“黑名单”。

  据了解,报告研究组本打算评价1040只人民币产品和211只外币产品,但实际评价的总量却只有935只。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存在许多“不明产品”,包括产品的基础资产、结构、期限等信息都不明确。

  由于银行信息披露不到位,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运作过程一无所知,以至于在遭遇“零收益”、“负收益”后,对银行存在诸多抱怨。有投资者反映,其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在银行网站上找不到详细的介绍,也没有公布到期收益的相关公告。去年12月电话咨询银行时,被告知收益是15%,但在今年2月产品到期后,才得知收益为零。

  报告指出,在信用类和利率类产品方面,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600036)信息不明产品合计占全部不明产品的3/4,尤其是光大银行,其不明产品占到本行产品的77.59%。而外资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在人民币和外币的股票产品中,外资银行的不明产品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分别高达78.6%和32.9%,远高于中资银行的33.3%和11.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表示,投资者有权清楚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一旦出现意外,投资者也应和基民一样享有提前赎回的权利。但是,目前我国在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方面仍缺乏明确政策规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