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联重科联手PE开创海外并购新模式 提高中企“并购存活率”
2012-12-23 17:58:3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9
回帖数:21876
可用积分数:9988406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30
主题:中联重科联手PE开创海外并购新模式 提高中企“并购存活率”

 近日,加拿大政府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151亿美元并购加拿大油砂运营商尼克森公司。交易完成后,将成为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海外并购103起,同比持平,披露金额的81起海外并购共涉及交易额265.85亿美元,同比上升13.5%。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海外并购投资金额的逐步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汇率波动、资源价格变动,以及并购企业国有化等风险都有可能对企业并购项目产生影响。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67%,更有评论家认为,实际失败率远高于这一数值。“除了对行业产业链分析不充分、市场发展趋势误判、自我评估过高等之外,对被并购公司所在国的法律、劳务、税收等信息了解不充分,都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投资失败的主要因素。”评论专家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存活率”亟待提高。

  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中国区基金业务负责人张莹日前在“世界经济动荡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应对策略高层论坛”上指出,当前国企海外并购存在很多机会,但从实践经验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存在很多陷阱,建议中国企业与私募股权基金联手进行海外投资并购。

  中联重科“首创”海外并购新模式

  事实上,在最近几年里,PE参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例并不少见,然而最先开创联合PE进行海外并购、最典型和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中联重科2008年联手弘毅投资、高盛集团和曼达林基金并购当时的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4年后的今天,并购双方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盈利增长。这次轰动业界的联合并购,用4年的时间验证了中联战略性捆绑PE这一新模式的有效性,它充分克服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因“水土不服”所带来的诸多问题。“领并购之先河,中联重科开创了联手PE的全新模式,这点非常值得肯定。”业内专家如是说。

  回顾2008年以前的跨国并购案例,可以看出,当时的跨国并购几乎都以“独资全额收购为主”,但大多并购都以失败告终。较为典型的案例有,TCL集团2004年并购法国彩电巨头汤姆逊、上海汽车斥资5900亿韩元收购双龙汽车48.92%股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收购欧洲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中投公司斥资30亿美元参股私募巨头黑石集团等。这一阶段,由于并购双方的管理理念、所处商业环境、以及文化差异的不同,最终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败多胜少”。“但从2008年的中联并购CIFA之后,情况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专家介绍道。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