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汇之巅 |
发帖数:1779 |
回帖数:212 |
可用积分数:729667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14-04-23 |
|
主题:航 运 业:2008年航运市场展望以及投资策略
2007年及近期航运市场运行回顾
1、干散货市场:多重因素促成超级繁荣
2007年,全球干散货市场的运行可以用“超级繁荣”来形容,海岬型船舶运价指数(BCI)带动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出波澜壮阔的行情。BDI指数从年初的4462点最高上涨到11月13日的11039点,年末收在9143点。全年BDI均值达到7000点,较2006年3180点的均值上升幅度超过120%。
2007年推动运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1)全球大宗散货运输需求高速增长。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3.8亿吨,同比增长17.4%。
2)散货贸易格局变化促使运距增加,远距吨海里的增加刺激海运价格提高。中国更多地依赖从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巴西取代印度成为我们第二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家。
3)压港问题全球化,影响有效运力。
4)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对远期运费协议(FFA)的过度炒做助推运价大涨。
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近期高位运行
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受煤炭、粮食运价(尤其是煤炭运价)上涨的带动涨势强劲。
2007年春节前后,天气原因导致上海等地区电煤库存下降,一系列保障电煤运输的措施逐步生效,同时1月份部分船公司与货主签订的08年煤炭运输合同运价已开始实施。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的煤炭包运价格与去年相比涨幅较大,近期沿海煤炭运输市场多条航线运价均因此有所上涨。另外,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受铁矿石谈判进程缓慢以及经济增长减速的担忧在前期飙升至11039点的历史高位后大幅下跌,导致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与BDI走势明显背离。
随着天气转暖和电厂煤炭库存的增加,市场煤交易趋于冷清,电煤运输价格有所回落,而国际市场铁矿石谈判逐渐明朗化,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从2008年1月29日5615的低点逐步反弹,到2008年2月27日已经达到7299点,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反弹幅度达到30%左右。
2、集装箱市场:供需趋于平衡2007年显著回暖
2007年是集装箱运输市场从低谷到波峰的转折年。集装箱航运市场在2006年已经跌至于周期性谷底,2007年集装箱运输市场显著回暖,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相对紧张的实际可用运力(部分港口严重的压港塞港降低了船舶周转率以及集装箱化普及带来的平均箱重提高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可用运力的增长)使2007年全球集装箱航运业供求关系从供过于求的局面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的状态。
集装箱航运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得益于亚欧贸易,特别是中欧贸易的旺盛表现,亚欧航线惊人增长,欧洲线运价指数报收于历史最高水平。2)受美国消费者信心下降以及房地产业波动的忧虑情绪所致,东行返太平洋贸易量下降,太平洋航线总体低迷。3)中国宏观调控影响初现,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进入第四季度后出现旺季不旺的局面。4)集装箱运费有效恢复,万箱级集装箱船队规模迅速扩大
3、油轮运输市场:2007年整体低迷态势依旧
2007年1月-11月,油运市场持续低迷,油轮运价创出4年来新低,原油运价指数均值为1073点,同比下降16.7%;成品油运价指数均值为963.5,同比下降13%。但十二月份,油轮运价猛然飙升,12月19日BDTI报收于2279点,创两年来新高。
近年来世界石油需求量迅猛增长,带动了世界油轮船队快速增长。2007年原油海运需求比2006年增长了大约3.3%,这一数字已经大大超过了年初预计的1%。据克拉克松预计,2008年和2009年每年的油轮运力增长幅度均在3%左右。油轮运力的供过于求在相当大程度上造成了油轮运输市场的低迷态势。另外,油价高涨抑制了需求,管道运输大规模扩张改变了运输方式,也是油轮市场低迷的原因。
2007年油轮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运费趋势与油价走势成反向波动。进入第四季度,油轮市场才有所回暖。这主要是由于进入了冬季用油高峰期,对油轮运输的需求有所增加;同时单壳油轮开始逐渐拆解,新的油轮运力无法马上投入,因此油轮运力供大于求局面相对缓和。
4、航运业“国货国运”战略正在加快推进
航运业“国货国运”战略近年来加速推进,船企与客户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航运企业除了与大客户签定进口铁矿石、原油等大宗货物长期包运合同外,船企与客户组建合资运输公司的合作方式也开始出现
5、五大航运集团资本运作频繁
2006年末,国资委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航运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七大行业之一,国家要保持绝对控制力,同时该领域国有资本要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同时重要骨干企业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央企要成为主业内前三名,否则将面临重组命运。在央企整合的大背景下,5大航运央企很可能压缩为3家,央企整体上市是大势所趋。
因此,各大航运集团近年来都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争先做大做强,2007年上市重组异常活跃,整体上市战略加速推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