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康康 |
发帖数:137 |
回帖数:1 |
可用积分数:104798 |
注册日期:2008-07-11 |
最后登陆:2008-12-15 |
|
主题:美政府拯救房利美和房地美 谁松了一口气
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房市援助法案。该法案旨在帮助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下文简称为“两美)摆脱困境,救助美国房市。 至此,一直身陷其中、心惊肉跳的中国金融机构可以舒口气了。这两家企业发行的债券信誉仅次于美国政府国债,中国介入的程度相对于次级债要严重得多,中国外汇储备和各商业银行都大量购买了 “两美”所发的债券,投资债券的收益缩水将导致央行和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 美国住宅与都市发展部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是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最大债权人,持有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里昂证券研究报告称,中国银行可能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共计约200亿美元,是中国持有该债券的最大金融公司。另外,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工行等分别可能持有70亿、14亿和10亿美元的两机构债券。 当然,一直有机构认为,这对亚洲包括中国影响不会很大。全球评级机构穆迪就表示,亚洲银行因持有这两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而面临的风险普遍很低。他们认为,尽管部分地区性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大量由这两家房贷机构所发行或担保的票据,但暂时按市值计价的收益报表损失的风险较低,实际本金或利息支付损失的风险微乎其微。 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美元贬值,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以美元为计价单位,因此外汇损失可通过抵销银行的风险敞口而得以缓解。此外,亚洲银行与保险公司的流动性良好 (除澳大利亚和韩国银行外),其良好资本水平足以使其能够持有任何亏损的投资证券直至到期日。 如果认同穆迪的说法,由这两家政府支持的公司所发行的债券造成的以市值计价的亏损有限,也是暂时性的。那么,美国政府出手,更相当于给这两家公司发行的债券上了保险,不过,如果我们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恐怕还言之过早。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中国的金融机构要面对的问题不止于此。 美国政府出手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将可能继续保持最高信用评级,但是美国政府付出的可能不仅仅是数千亿美元,这笔救助资金最终会体现为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可能造成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下降。中国金融机构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超过机构债的规模,因此,拯救“两美”对中国金融机构资产组合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如果考虑到这种救助本身也可能加大美元贬值压力,则中国外汇储备承担的缩水压力就更大。 这可能是将大部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中国必须要面对的风险。从眼前来看,应对冲击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寻求外汇储备的“分散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8088亿美元。从美国财政部网站数据来看,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仅指大陆地区)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达到506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很显然,尽管中国对这种资产配置可能存在的风险是有考虑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中国成为一个积极的买入者。理由很简单,在现有的市场格局和环境下,中国的金融机构发现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甚至权衡之下,持有美元资产仍然是相对而言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或者,换个角度看,这其实并非是资产如何配置的问题,而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所致。中国制造出口美国,换取美元并重新购买美元资产,这也使得美国可以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产品。这种循环至少保证了经济在扭曲下的一种平衡。如果没有人购买美国的债券,也就意味着美国人将不可能有能力再去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如果中国经济仍然依赖于出口,美国人消费能力下降,也将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 所以,“两美”事件不过是再次警示中国和美国这样两个同样被看作全球经济引擎的国家,如何才能加快对自身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需要一种协同效应。不过,这显然是长期问题,短期来看,“两美”冲击又会以怎样的链条影响美国经济,进而给中国经济带来压力呢? 曾经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投行美林证券认为,美国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三:房市冷却、信贷条件紧缩以及股市震荡剧烈和股价下跌。但问题的根源是,房价下跌对居民财富造成负面影响,以致消费者削减支出,房屋的借贷能力降低。同时,房价下跌也使抵押于银行的担保品价值降低,并使得借贷标准更高,最终造成房贷拖欠比率上升,房屋终究难逃法拍的命运。结果,这些问题使不动产相关贷款的风险上升,尤其是次级房贷市场(提供信用稍逊的贷款人之贷款),同时也致使不动产抵押担保证券和其他同类资产的价值降低。该市场的相关投资机构最后必须做出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使得投资者的担忧加剧,股市气氛紧张。这类损失所造成的流动性收缩亦使得信用紧缩而更加恶化,此问题快速浮现于许多金融产品和资产类别上,例如担保债权凭证和担保贷款凭证、资产担保商业本票、标售利率证券、卖回权、金融保险与结构性投资工具。最终,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金融机构均受到此连锁反应的牵连,影响其流动性和企业运营。 具体到中国,由于美国不断注资和不断降息的救助方案,美元的泛滥使全球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这将促使其他的经济体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也会导致中国的出口需求出现下降。 影响中国的第二股力量来自于通货膨胀。美元泛滥将造成大宗商品不断上涨,直接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这也意味着中国在面临外部需求下降的时候,很难启动内需,甚至由于通胀的压力被迫抑制内需,从而导致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现在,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画卷。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