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地产股业绩大增之谜
2008-08-04 08:10:5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 地产股业绩大增之谜

截至7月31日,沪深两市100余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有17家地产类上市公司发布了2008年度半年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统计后发现,有12家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个别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幅达到惊人的18113.23%。

  在"前景"未明的国家调控政策之下,地产类上市公司纷纷交出如此优异的中期答卷,上市公司本身是如何看待的?业类专家对这这一看似"反常"的现象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记者通过连线部分上市公司、业内专业人士,希望能用最全面的最新的答案为投资者解开心中的谜团。

  地产公司闪亮中报

  12家净利润大增

  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披露进程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截至7月31日,在沪深股市及中小板上市的109家房地产公司中已陆续有近20家发布了半年报。

  《每日经济新闻》经过统计后发现,约有17家地产类上市公司正式发布了2008年度半年报。公司当中,净利润出现不同幅度增长的有12家,其中滨江集团今年1~6月的净利润额超过3.28亿元,同比涨幅最大,达到了18113.23%;保利地产1~6月的净利润10.34亿元,同比增长了272.18%,成为目前最赚钱的地产上市公司;金地集团(600383,收盘价8.55元)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7.13%。

  所有17家公司中,每股收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的有10家,其中位居第一的仍是滨江集团,达到惊人的17600%。

  公司连线

  苏宁环球:去年8月就预测盈利9.8亿

  NBD:中报业绩增幅超过4倍,具体原因在哪里?

  苏宁环球:第一是因为我们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的投入项目产生了效益;第二是受益于房价高位运行。我们在南京的项目,由于土地分布合理,售价也低于南京市的均价,销售得不错。去年8月9号我们就作出了会有9.8亿元利润的预测(中报显示,其净利润达4.998亿元)。

  NBD:你们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怎么看?

  苏宁环球:其实调控2003年就有了,我们借壳上市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我们觉得这反而有利于行业的整合与公司的健康发展。

  保利地产:继续关注国家政策面

  NBD:中报业绩增幅超过2.5倍,主要原因在哪里?

  保利地产:这个主要还是去年卖的房子,今年结算多。

  NBD:贵公司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大不大呢?怎么看半年后的形势?

  保利地产:影响不会很大,半年后的事看不到的。

  NBD:最担心的是什么?

  保利地产:主要还是会一直关注国家的政策面消息,比如信贷、土地、税收等新政策的出台。

  滨江集团:利润增幅多源于预收款的结算

  NBD:公司业绩增幅巨大,原因主要在哪里?

  滨江集团:从去年的预收款中结算的面积很多,原因还有就是所得税从33%降低为25%,提升作用明显。

  NBD:国家宏观调控对公司影响怎样?

  滨江集团:上半年,调控的效果还是显现出来了的。但城市化的进程和居民的需求始终旺盛,这个调控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解读

  研究员:业绩大增不必过于乐观

  行业研究员对国家调控政策背景下,地产上市公司业绩大增是如何看待的呢?这种现象是否具有延续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对国海证券研究员赵铎进行了采访。

  NBD:在采访地产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很难感觉到上市公司对业绩大增的热情?这是为什么?

  赵铎:业绩增长的绝对数量是很不错的,但上市公司缺乏高涨的热情并不奇怪,首先是因为去年年报公布时已有了很多预收款,那时行业景气度高,而这些预收款必然有一部分在今年中报进行结算,利好预期已经消化;另外,龙头企业万科、保利等销售状况仍然不错,保持了持续增长,整个板块盈利是有保证的,尽管总体上业绩减速是事实。这其实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NBD:宏观调控政策与地产企业内部的分化之间有哪些关系?对企业资金链的影响呢?

  赵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原因就是金融政策的改变,同时它 (政策)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际上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等。具体来说,政策收紧后,行业景气度下降,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导致分化。资金链要具体分析,比如今年上半年,三大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萎缩了一半,而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却不及一半的程度,就是因为他们上市后树立了品牌优势,比未上市的企业多了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增强了竞争力。

  业绩的大增,可以说属于一种"过去时"的状态。很多专家对于今年下半年的销售情况不乐观,国信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方焱认为,"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中……考虑到去年7月后是房地产销售的高峰期,而今年下半年的销售依然面临不确定性,所以成交量同比数据还有可能继续下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