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建筑:契合城镇化主题
2013-03-16 20:02:3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中国建筑:契合城镇化主题


2013年03月16日19:50 来源:大众证券报

  中国建筑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程承包企业,旗下分房屋建筑、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设计勘察、国际工程承包五大业务。我们选择这只股票进行研究,主要出于这样几点理由:一、公司契合城镇化主题。二、作为居龙头地位的大型央企,公司资金、品牌优势较强,有议价和选择客户的能力。三、公司在手订单很多,业绩确定性较强。

  /契合城镇化主题/

  “新城镇化”这个词汇,正在变得越来越热,几乎所有机构都将其作为未来一年的重要投资主题。新城镇化并不只意味着大兴土木,但是各种基础建设总是免不了的,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需要让大家集中居住。以此前江西省提出的方案为例,关于房建领域,江西省住建厅提出“建筑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将突破4000亿元,即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翻番。

  实际上,中国建筑的经营模式,在新城镇化建设中,更是如鱼得水。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有土地等资源,但缺少资金。为了减少资本金支出,政府可以将投资权和土地等资源开发权捆绑出让以吸引投资,对于有资金实力、有综合工程管理能力、有地产开发业务、长期与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关系的大型综合工程商来说,正好可以满足政府的需求,并通过合作获取资源开发权以实现双赢。在城市综合体、城轨、新城区开发等城市建设中,中国建筑利用资金、全产业链、品牌、技术的优势,有针对性的为地方政府提供综合建设解决方案,充分利用集团各业务板块和资源间的联动与地方政府实现双赢,获得持续性工程业务,并得以提升盈利能力。通俗一点说就是,中国建筑可以干活不收钱,改收地。

  /综合优势强/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程承包企业,旗下分房屋建筑、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设计勘察、国际工程承包五大业务,其中房建、基建和地产的收入占比为8:1:1,毛利占比为5:1:4。

  公司的建筑业务在规模、技术经验以及大股东背景等方面优势显著,市占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三季度施工面积占全国房屋施工面积6.9%。首先,公司是唯一一家中央直属的房屋建筑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房屋建筑行业“国家队”。我国重特大工程的投资主体一般是中央财政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企业,一些大型的对外工程承包项目也是我国政府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合作项目,公司在这类项目上,有与生俱来的竞争优势。其次,公司是我国成立最早、市场化经验最丰富的建筑企业,也是唯一拥有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个特级资质的企业。此外,公司承担建设的重要工程包括:第一汽车制造厂、“神舟号”航天工程、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等。公司超过百次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

  基建业务上,公司竞争力也很强。近来,公司大大加快了与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步骤,2012年新签的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到15个,并与国开行签署了1000亿元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而国开行是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的贷款银行,这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在基建领域的竞争力。

  公司的地产业务主要依靠两家地产公司进行,一个是中海外,一个是中建地产。中海外的土地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地段,截至去年三季报拥有3582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而中建地产的土地储备也超过2700万平米。目前房价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对于这部分业务我们很难做出清晰地测算。但即便这部分业务的利润受到影响,公司目前仅为7.4倍的市盈率和地产业务收入仅占十分之一的现状,也使得公司足够抵御房地产业务下滑的风险。

  /在手订单多/

  尽管房地产方面的相关政策引发了很多担忧,但中国建筑手上的订单已经足以确保近几年的业绩增长。

  2012年1-12月,公司建筑业务新签订单9357亿,同比增长7.6%,增速略降;施工面积6.07亿平米,同比增长20.4%;新开工面积1.85亿平米,同比增0.3%;竣工面积7034万平米,同比增加8.5%。

  而公司的收入是多少呢?2011年全年的收入是4828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是3939亿元。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公司这两年订单的合同金额,远高于公司的收入。也就是说,公司就是消化目前已经在手的订单,也需要几年时间。

  实际上,由于优势较强订单较多,公司已经有能力对客户进行选择。2012年公司新签逐步放缓,主要原因就是公司自身对于项目结构优化的调控过程造成。公司目前已经逐步放弃了低端项目,以后可能放弃中低端,转而进一步提升高端项目。以“大项目、好业主、好市场”去衡量项目的好坏,单体项目的规模量有望持续提升。

  /客户的支付能力强/

  为了更好的了解公司,记者打通了上市公司的电话。

  记者: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又在进行中,您觉得这对我们公司的业务影响大吗?

  答:今年的调控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个我没办法做出预测。从往年的情况看,影响不是很大。比如说2012年,调控的力度也不小,但我们受到的影响也小。

  记者:我们签订合同的合作方一般是些什么人?会不会反悔,工程款给不了呢?

  答:我们主要的客户是大业主,政府和支付能力强的。我们现在也在对合作方进行挑选,方针是做精不做大。

  记者:我看财务报表,公司的负债率挺高,现金流也比较紧,公司的财务状况到底怎样?

  答:现金方面,国资委是有红线的,我们是在红线之内。另外,公司现在也更注意现金流的状态,今年应该会好些。

  记者:现在人工成本上升不小,这块能转嫁出去吗?

  答:公司不少业务会分包出去,本身对我们影响不大。

  记者:现在都说新城镇化,这对公司的业绩已经产生影响了么?

  答:新城镇化对公司肯定是利好,不过目前看,暂时还没产生变化。

  综合来看,中国建筑的业务尽管可能受到政策影响,但这种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考虑到目前仅为7.4倍的市盈率和相对较为稳定的业绩,我们认为公司目前的价位值得关注。

  记者 陶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