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南玻A调研简报:业绩显著改善预期正明朗化
巩固玻璃业龙头地位,多元化经营。公司2009年之前以传统的平板玻璃为主营业务,是中国玻璃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的低辐射节能玻璃制造商,曾参与多项节能建筑、节能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目前仍是国内最大的节能玻璃供应商。09年后公司早已跨出玻璃制造企业的范畴,进行多元化经营,开始步入太阳能光伏产业、触摸屏等高度成长性行业,公司目前囊括平板玻璃、工程玻璃、太阳能产品和精细玻璃四大业务。 玻璃业务仍然是公司目前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但占比已经快速下降,特别是平板玻璃业务,目前平板玻璃收入占比约为38%。而且平板玻璃中的一部分用来做工程玻璃、光伏电池、触摸屏的原材料。公司的工程玻璃主要包括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收入大约各占一半)。2009年以来,公司的太阳能业务快速发展,收入占比已经到达25%左右。精细玻璃业务发展也较快,业务收入占比已经上升至13%。 一季度末技改后太阳能业务有望快速提升。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多晶硅,并进行了三期技改,整个投资20多亿元。自2008年底开始启动产能1500吨/年的多晶硅生产线,2009年10月份进入商业化运营。2010年底完成对1500吨生产线部分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扩容,产能提升至2000吨/年。2011年又提升至2500吨/年,并开始盈利。另外,为降低成本,公司2010年开始计划对多晶硅生产线进行冷氢化、精馏系统、大型节能还原炉等技术改造,技改将在2013年一季度末至4月初完成,届时多晶硅产能将提高一倍多至6000吨,多晶硅成本将下降至20$/kg以下。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17-18$/kg,现在的价格还不能使企业盈利,反弹至20$/kg以上才有可能。 从供求方面看,得益于2012年多晶硅龙头企业的限制产量、近期国内一系列光伏扶持政策启动内需,光伏产品价格如多晶硅均有小幅反弹,由于具体电价、补贴方案还未出台及政策的滞后性,短期需求改善还不明显。不过,当前关注的焦点在于2月中旬左右的商务部对欧美韩国际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的立案调查结果上,若税率定为40-50%,则能有效遏制国际多晶硅的倾销冲击,为国内多晶硅市场带来福音,由此预计多晶硅现货价格有望反弹至20-22$/kg。公司若在4月初复产,经过2个月的试运行,最快上半年可以投入商业化生产。随着多晶硅生产线的技改完成,预计下半年带动太阳能业务收入有望快速提升。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太阳能板块有望扭亏为盈,多晶硅进口“双反”是短期催化剂 2012年太阳能板块预计亏损1.5-2亿元。考虑到多晶硅有效产能大幅收缩、供需阶段性改善,我们预计多晶硅价格有望从目前的18美元左右继续反弹至20美元/千克以上。2月份针对海外进口多晶硅的“双反”将是潜在的催化剂。 我们预计南玻13年太阳能业务将实现盈利1亿元左右,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预计工程玻璃盈利仍将稳步增长,浮法玻璃价格将小幅反弹 考虑到产能增长,我们预计2013年中空LOW-E和镀膜大板的销量将有10%-20%的增长,毛利率水平仍能维持稳定在32%左右。我们预计2012/13年公司工程玻璃毛利占比将分别为59.7%/59.5%,是公司利润的最大来源。我们认为2013年浮法玻璃的供需格局温和改善将会对玻璃价格反弹形成一定的支持。 下调2012年盈利预测、上调2013/2014年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将在2012年计提约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市场已经有所预期)),因此我们下调2012年的EPS预测;考虑到太阳能业务板块有望触底回升以及工程玻璃、浮法玻璃的盈利增长,我们上调2013/14年的EPS预测。 调整后2012/13/14年的EPS为0.15/0.43/0.61元(原0.29/0.38/0.52元)。 估值:上调目标价9.50元,上调评级至“买入” 我们将公司目标价从7.80元上调至9.50元,目标价的推导是基于瑞银VCAM估值模型(WACC8.8%,beta为1.17x),上调评级至“买入”。行业复苏有利于推动估值提升。但考虑到股价前期涨幅较大,短期相对收益恐较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