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120亿补拨备 中信银行净利零增长
2013-03-31 17:25:4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120亿补拨备 中信银行净利零增长

拨贷比远低于监管要求的中信银行,终于开始为此前的拨备缺口还账。

中信银行28日晚发布的年报显示,其2012年净利润增速更是只有0 .7%,为该行近6年来最差表现。对此,去年8月上任的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昨天在北京的业绩发布会上解释,主要是考虑到经济环境变化,从更谨慎经营考虑,去年大幅增加风险拨备力度,新增计提超过120亿元。

大幅计提后,去年末中信银行的拨贷比从原来的1.6%上升到现在的2 .1%,不过依然低于监管要求的2 .5%。而中信银行股价在前天大跌9 .11%后,昨天再度下跌2 .51%,收于4 .67元。而去年末该行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理财产品占比64%,大幅超过银监会新规要求的35%。

朱小黄:计提前业绩不算太差

也许是巧合,三家业务取向迥异的股份制银行选择同一天发布年报,在四大行年报出清之后,再次给市场带来更多的话题。

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 .21万亿,当年新增规模近1万亿。如此惊人的规模增速,令民生银行年末总资产一举超越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跻身股份制银行三甲。去年末,中信银行总资产虽然也达到2.96万亿,但增幅却只有7%。

对于中信银行被同业超越,该行副行长张强昨日表示,主要是由于去年中信银行把同业业务规模从原来的5000亿元水平大幅压缩至2000亿元左右,“用同业业务把规模做上去不是难事,但我们在选择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与资产规模被超越相对应的是,中信银行的净利润去年几乎出现零增长,这是该行自2006年以来最差业绩表现。不仅如此,在净利差、净息差的表现上,中信银行也全面落后于2家同行,在存贷比指标上,中信银行去年末存贷比高达73.59%,人民币存贷比更是超过了74%,距75%的监管红线不足1%。

对于业绩的糟糕表现,朱小黄说,主要是考虑到经济环境变化,从更谨慎经营考虑,去年大幅增加风险拨备力度,新增计提超过120亿元。“通过计提,我们的拨贷比已经从原来的1 .6%上升到现在的2.1%,接近2.5%的监管指标。”他表示,“当前经济环境下,尽快达标无论对我们树立稳健经营的市场形象还是提升风险消化能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中信银行去年的业绩表现并非报表上那么差,事实上,如果按计提前的利润测算,招行、民生、中信去年的业绩增幅分别为18.5%、28.4%和22.7%,中信银行的表现并不太差。

理财业务未达新监管标准

银监会就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下发的8号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昨天的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副行长张强表示,截至去年末,中信银行共有18类2339只理财产品,总份额2790亿,其中按银监会口径属于中等风险以下的产品占比达到91%,属于非标准化债权的资产余额1515亿,占比为64%。中国银监会近日下发通知,要求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有非标准化债权类投资,并设定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为上限。

“昨天银监会的新规下来以后,我们相关部门立即研究,并对照中信银行的理财业务做了相应的检查。我们认为银监会的要求不是叫停理财业务,而是对理财产品进行限额管,先规范,再发展。”张强表示,“中信银行今后需要继续使用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推动表内和表外业务发展的手段,并从调整理财产品结构,加强研发创新力度出发,把不符合要求、不能继续做的理财业务根据银监会的要求,做好展期管理和标准化转化;同时多做标准的债权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等符合银监会要求的产品,给对私客户和对公的中高端客户提供更多的与债券、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工具、同业存放、衍生产品等相挂钩的产品,以弥补不足。”

他还透露,中信银行总行近期将下发通知,要求分支行进一步加强理财产品规范化的投资运作、信息披露、售后管理、投资运作监控等,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尚德破产中信全身而退

年报显示,去年末招商、民生、中信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16.94亿元、105.23亿元和122.5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5.21亿元、29.84亿元和37.14亿元。朱小黄表示,与其他同业一样,去年该行新增不良贷款也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年报显示,中信银行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余额52亿,占比44%,不良率从去年0.58%提升到1.24%。

朱小黄还透露,近期暴发的无锡尚德破产事件中,中信银行已经全额退出没有风险。“几年以前,中信银行对无锡尚德有很大的授信,但无锡尚德破产的时候,中信银行对其的贷款余额已经是零。”

毫无疑问,风险控制官出身的朱小黄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视甚至超过了对业绩的追求。朱小黄表示,“中信银行现有的风险管控体制基本上适应了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0.74%的不良即便跟其他银行同业相比也是较好的;反观有些中小银行,账面上的不良只有0.2%-0.3%,在我们看来,强调真实性,仍然是银行风控的生命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