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联重科巧绕“CIFA业绩下滑”称PE投资收益不及炒股
2013-04-14 17:17:4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4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9657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8-01
主题:中联重科巧绕“CIFA业绩下滑”称PE投资收益不及炒股

  中联重科(000157)方面近日回应了媒体对该公司剩余CIFA公司股权的收购存在“利益输送”的质疑,中联重科方面表示,按照之前约定的收购价格,四家投资者获得的年复合收益率仅为8.7%,远不及股民投资中联重科股票的收益,因此不存在利益输送。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对媒体表示,本次共计交易对价2.36亿美元,较2008年共同投资人的初始投资增值45.6%,年复合收益率仅为8.7%。而如果股民在2008年投资中联重科股票到今天的收益率可达156%。

  不过,中联重科并没有正面回应媒体关于“CIFA业绩惨淡但PE却在高位套利”的质疑,也就是说,中联重科在CIFA业绩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却用2.36亿美元收购了剩余的40.68%的股权。

  媒体此前关注的焦点在于,2011年度,CIFA实现营收2.9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0亿元),仅为收购时预期的50.8亿元36.61%;实现净利润1628.5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1亿元),仅为彼时预期的4.43亿元22.8%;净利率则只有5.43%,较预期下滑近四成!

  中联重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下半年的收入和利润较2011年同期和2012年上半年基本保持平衡,也就是说2012年上半年CIFA的经营并没有改观,但40.68%的股权收购价却高达2.36亿美元。

  媒体报道认为,弘毅投资以及其余的三家PE投资机构“在CIFA业绩惨淡、估值奇高时高位套利”,中联重科有向相关股东输送利益之嫌。

  2008年10月,中联重科以旗下子公司中联海外为平台,联合弘毅投资、曼达林基金、高盛共同出资2.71亿欧元,收购CIFA100%股权,并据此成立香港CIFA,其中中联重科占比60%。

  如果按照现在中联重科2.36亿美元的收购价,弘毅投资等三家投资机构将获得3亿元人民币的收益,收益率高达25%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