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铁建巨额招待费背后:深陷行贿利益链
2013-05-17 09:18:1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中国铁建巨额招待费背后:深陷行贿利益链

虽然第一个被爆天价招待费的中国铁建(行情,资金,股吧,问诊)后来被中国人寿(行情,资金,股吧,问诊)以14亿元的招待费额度超越,但这不能成为中国铁建推脱的理由,作为上市公司,中国铁建没有把更多的利润通过分红回馈给投资者,而是花在了吃喝享乐以及自己员工的福利上。

  每天花掉230万

  中国铁建此前在年报中披露,2012仅招待费一项就用去了8.37亿,占2012年利润的10%左右,平均每天要花230万,按5月16日人民币对港元汇价计算,中国铁建一天的招待费就达到香港政府一年招待费的五分之三。

  即便如此,中国铁建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齐晓飞在最初接受记者采访时还不认为巨额招待费存在问题。称媒体的报道是“扯淡”。

  值得注意的时,中国铁建披露的招待费并不包括会议费等。该公司2012年差旅费也高达8.08亿元。也就是说,单吃喝一项,中国铁建的费用就高达8.37亿元。

  有资深会计师表示,业务招待费在会计科目中指的是企业为生产、经营合理需要而发生支付的应酬费用,哪些算作招待费并无准确界定,但操作上,企业经营产生的宴请、工作餐开支、赠送纪念品开支、参观开支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费等都算作招待费。

  显然,尽管“中国铁建版”的“招待费”已经不包含某些费用,但额度仍高达8.37亿,这一数额比很多上市民营企业一年的收入还多,中国铁建的行为更加证明“央企不差钱”的普遍性。

  同样是建筑行业,民营企业龙元建设(行情,资金,股吧,问诊)招待费用为1689万元,占该公司2012年接近140亿元营业收入的0.12%;而中国铁建去年营业收入为4843亿元,其招待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17%。

  按理说,占尽优势资源的央企不管是在拿工程还是揽项目时都要比民营企业有优势,但央企为什么在招待费方面的花费却远远高于民营企业,恐怕是有一部分通过员工福利的形式流入了私人腰包。

  央企也被“潜规则”?

  在外界来看,央企往往是受贿的对象,因为掌握了各个行业最优质的资源,很多民营企业要获得项目都必须给央企好处,但这次中国铁建却成了行贿者。

  据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说,为了获得铁路工程,投标公司都需要花钱打点中介和铁路局,但这些费用并不会计入招待费,而是摊入工程报价。中国铁建的巨额“招待费”到底都招待了谁?

  在王梦恕看来,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办事情不请客送礼是不行的。每年上千亿的投招标,关系做不到不行,谁也不愿意拿那么多,“我们现在不是要指责,而是要反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请客吃饭一桌就得几万块,没有这么多钱,对方不高兴。”据王梦恕透露,据他所知中铁建旗下每个局为了生存,为了能拿到标,每年招待费的预算基本都在1000多万,“这是经营的手段和方法,谁也不能脱离国情。

  据了解,一些企业旗下的每个局或者分公司参与到投招标工作的人数差不多有几千人,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关系、维护关系、请客吃饭送礼等。“对于他们的董事长来说,其实并不愿意拿钱去做这个事情,是被逼的,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

  中国铁建是国内最大的铁路建设公司,如果说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主要负责铁路投资及运营,那么中铁建就是铁路的建设公司,为了获得项目,中国铁建想铁路系统人员行贿也就不足为奇。

  变相福利

  事实上,中国铁建高额的“招待费”就类似一个“黑箱”,尽管中国铁建怕“影响不好”不便公布“黑箱”中的内容,但可以确定的是,除一部分通过吃喝和送礼的方式花掉外,仍有一部分通过各种“报销”的方式流入自己员工囊中。

  据中国铁建年报披露,除8.37亿招待费外,该公司其余的费用还包括8.08亿的差旅费、5.78亿的办公费以及高达22.4亿“其他费用”。

  国内一家央企称,现在招待费不一定是单纯的吃饭,有时职工福利管控得比较严不能随便发,但是为了做账,也得要求职工交上相应份额的餐饮发票来抵。

  另一家建筑企业高层称,“所有能想到的,吃饭、唱歌、保健费,甚至是金银首饰、买衣服拿来送人的都可以计入业务招待费。

  还有会计师称,某些央企与企业经营无关的、私人的费用支付就只能放在业务招待费中,而全部放进来的好处是至少全额的60%可以帮企业抵税。

  最常见的“报销”手段就是用餐费发票、礼品发票等,这些发票中可能包还一些员工或管理人员的私人餐费支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