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东方研究员强推城投控股 调侃“海通前辈百密一疏”
2013年06月22日 13:22 来源:周末金证券 作者:江芬芬 “你有说话的权利,但我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表面平和的券商研究圈,偶尔也会爆出“掐架”戏码。当然,大家都是斯文人,只是通过邮件“你来我往”。
近日,东方证券一位研究员向相熟的机构发送内部邮件,称“海通证券[-1.15% 资金 研报]某新财富分析师看空我们强烈推荐的城投控股[-2.00% 资金 研报],并且公然写看空邮件提示客户”,随后其针对海通方面的观点一一反驳。昨日,《金证券》记者分别致电两家“交锋”券商,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回避。
“前辈百密一疏”?
在这封内部邮件中,东方证券研究员不时调侃这位“海通前辈百密一疏”,同时从三个方面驳斥对方观点。
首先,海通方面认为,东方向机构推荐城投控股时,一直强调公司估值低,但是PE、PB都是用的2012年数据,“这个里面地产占到大部分,怎么能用这个数据和正常的环保股比较?”
东方对此疾呼,“公司估值是真低,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该研究员认为,公司并未拿城投控股的估值与环保股对比,而是和整个A股比较。目前公司净资产约150亿元,其中18亿的账面价值是西部证券[0.15% 资金 研报]股权(最新实际市值是41亿元),那么实际的净资产水平在173亿左右。而目前公司市值仅200亿元出头,考虑到公司每年盈利十多亿元,在手的地产、环保项目均盈利,“有什么理由给到更低的估值水平呢?”
其次,城投控股规划未来3-5年焚烧处理规模将从现在的0.48万吨/日提高到1.5万吨/日,海通研究员判断这将对应45亿元的投资。由于账面现金并不充裕,公司需要股权融资或者考虑把金融资产全部变卖掉,这将带来股本摊薄的风险,或者沉淀掉金融股权的这部分估值。
东方证券方面同样不以为然,坚定认为“公司地产业务有回笼现金,应对环保投资绰绰有余。”该研究员“顺便提示”:公司有房地产业务不能融资,自然不存在股本摊薄的风险。
最后,东方研究员否认海通“环保盈利无法弥补地产业务”的判断,认为随着新接项目的超预期,公司在环保业务的拓展也将持续超预期。
“纯属业务讨论”
这封内部邮件并未署名,《金证券》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东方证券一直关注城投控股的研究员为郑恺,不过昨日他对《金证券》记者称,“这封内部邮件不是我写的,我不方便告诉你是谁写的。”
至于邮件暗指的“海通证券某前新财富分析师”,或为公用事业行业首席分析师陆凤鸣,他曾被评为第十届新财富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行业最佳分析师第4名。记者致电陆凤鸣,其助手表示“陆老师出差了,我们确实写过这么一篇城投控股邮件,谈不上看空,只是双方观点的讨论。”她提醒,这类内部邮件不宜扩散,投资者还是以公开研报为准。
尽管券商研究员暗地观点碰撞激烈,但从公开资料看,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城投控股有些“门庭冷落”,无一家研究机构发布公开的公司研报。
公司今年一季度季报可见,中国人寿[1.72% 资金 研报]两只保险理财产品对该公司情有独钟,分别以1605.87万、1347.96万股的持股数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三、第四大股东。唯一的基金产品为嘉实沪深300交易型投资基金,申银万国[0.00%]则当季新进802.01万股。
“城投控股业务种类繁杂,你可以理解是‘多头并进’,也可以说‘难以看清’,导致市场爱恨情绪分歧明显。”另一位深圳研究员对《金证券》记者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