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联通:3G网络4G速度
2013-06-25 21:33: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中国联通:3G网络4G速度

“中国联通必须一刻不能怠慢地加速建立自己的3G网络。”在运营WCDMA网络的第五个年份,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仍然在强调网络建设。网络领先是中国联通在3G时代的核心优势,中国联通保持这一优势的办法就是继续建设网络,最终形成覆盖完善、能力强大、速度不低的网络。

 网络:21M全国网向42M挺进

  广东联通5月15日宣布,把广州等8个省内中心城市的3G网速一举提升至42Mbps。

  目前,中国联通的3G网络速度甚至可以与4G网速比肩,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超过330个城市建成了下行速率达21Mbps的WCDMA HSPA+的网络,并在广东、浙江等地区将3G网络最高下行速率提升至42Mbps,这标志着联通3G开始迈入高速时代。

  建设好一张高质量的网络,并非一夕之功。回顾中国联通的3G网络建设历程,2009年1月7日,中国联通正式获得WCDMA制式的3G牌照。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联通建成3G基站11万个,覆盖国内335个大中城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WCDMA网络。

  之后,为了保证用户3G上网体验,中国联通一直在对3G网络进行完善,加强深度覆盖和广域覆盖。2011年5月17日,中国联通在全国56个城市开通了HSPA+服务,联通用户的最高3G网络下行速率从7.2Mbps上升到21Mbps。到2012年年底,中国联通3G基站达33.1万个,联通3G网络覆盖东、中部乡镇和西部发达乡镇;联通3G基站全部升级到HSPA+。而今,网速达21Mbps的中国联通HSPA+网络已经全面建成。

  网络领先也让中国联通在3G时代收获颇丰,截止到今年5月份,中国联通新增3G用户1928万户,3G用户总数达到9589万户。

  为了不断提升用户使用网络的体验,中国联通3G网络速度继续“狂奔”。广东联通5月15日宣布,把广州等8个省内中心城市的3G网速一举提升至42Mbps。这个速度不但远远超过其他运营商的3G网络速率,还大幅超越了目前绝大多数家庭固定宽带网络速率。与广东联通相呼应,浙江联通也投入了数亿元资金对WCDMA网络进行升级,目前移动网络下载速率已达21Mbps,部分地区达到42Mbps,并实现了对杭州地铁商圈的覆盖。

  杭州地铁1号线全长48公里,共计31个地铁站,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是杭州乃至浙江省内首条开通的地铁线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数据业务服务和上网体验,杭州联通在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2G与3G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通了数据业务增强功能(DC功能),即WCDMA 3G全部升级为DC-HSPA+,下载速率由21Mbps全面提升到42Mbps。联通用户在地铁上享受“沃·3G”普通语音电话、手机上网浏览网页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流畅的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需要高带宽的数据业务。

  42Mbps是什么概念?记者进行了测试:下载一个1GB的大文件仅用了不到5分钟;看电影一点即播,还可随意拖动,完全不需要缓冲,一点不卡。参与体验的杭州市民王先生也表示,在地铁里用手机看高清视频“非常流畅,网速超快!”网络速度快,用户的体验是最明显的。“我现在用联通的手机上互联网查阅,页面弹出来的速度很快。”一位有不同3G网络手机的业内人士笑言,“现在用这个手机上网,我得‘搂着点儿’,资费套餐里的流量很快就会用完。但是需要的时候,我肯定是用联通手机上网。”

  但是,在商务区、高校、交通枢纽等区域,由于用户密集,中国联通3G网络压力仍然较大。在这些热点地区,Wi-Fi可以有效分流,减轻3G网络压力。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都带有Wi-Fi功能,用户也有高速上网的需求。针对重点、热点区域,中国联通充分利用固网和Wi-Fi资源,大大降低了3G网络的数据流量压力,为联通用户带来更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2012年7月,中国联通的Wi-Fi热点已经实现对6万栋独立建筑物的覆盖,2012年年底基本实现对热点区域的全覆盖。

  应用:“智慧城市”战略初见成效

  截止到今年3月,中国联通累计发展行业应用用户2652万,已经与26个省份超过150个城市(城区)的地方政府完成战略签约。

  自2012年9月4日发布“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以来,中国联通以城市光网络、WCDMA无线网络、WLAN三大网络为基础,以九大数据基地为依托,以基于云计算的全国统一的智慧城市平台为载体,构建“共建、汇聚、开放”的发展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发展。“截至2013年4月,中国联通已经与26省份超过150个城市(城区)的地方政府完成战略签约,其中第一批56个开放HSPA+网络的重点城市中有39个已完成签约。”中国联通集团客户部负责人说,“在签约过程中,多数地方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应用平台的需求,签约合作内容聚焦在移动政务、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城市安全、环境监测、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热点行业应用领域。截止到今年3月,中国联通累计发展行业应用用户2652万。”

  自融合重组以来,中国联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三大领域”,政府、金融、物流、航空、汽车、能源、医疗、公用事业“八大行业”为基础的行业应用体系,已发展移动办公、移动执法、汽车信息化、城市管理、数字工商、网络发票、海关查验、移动展业、车辆查勘、环保监控、远程抄表、电力巡线等几十项行业信息化应用。

  中国联通提出,在智慧城市产业链中将定位于基础信息通信设施的服务者、智慧城市云承载平台的提供者、智慧应用和基础信息数据的聚合者,并确立了长远的工作目标,即联合政府部门,整合产业资源,聚合智慧应用,打造共赢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实现“智”于管理,“慧”及民生,共创城市智慧未来。

  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4年来,中国联通共投资3600亿元,建设了21万皮长公里城市光缆,打造了覆盖全国乡镇及以上城市、主要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的WCDMA无线网络,部署并开工建设了9大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中国联通坚持3G网络领先战略,不断完善网络的广域覆盖和深度覆盖,目前已在全国330多个城市建成了下行速率21Mbps的WCDMA HSPA+网络。

  在智慧城市支撑平台方面,中国联通2013年要完成建设智慧城市云平台,满足地方政府智慧城市需求,并统一承载、运营、孵化各类行业应用系统。采用云计算底层技术实现云平台基础资源管理与调度,科学规划集中度,平衡总体投资成本与客户体验,统一聚类业务规范标准,汇聚行业数据,根据政府签约及业务发展需要规划城市管理类、销售管理类、地方电子政务类、视频监控类、媒体发布类、营运车辆类及小流量数据监测类7个智慧城市行业应用聚类业务。

  终端:支持21M速率终端超300款

  中国联通推出了50多款21M明星智能手机以及6款支持中国联通的42M极速网络终端。

  终端成熟度最高是WCDMA制式的一大优势。在各升级演进阶段,WCDMA网络都有丰富的终端支持,可以向下平滑兼容。就当前而言,支持21Mbps下行速率的终端超过300款,支持42M以上的终端超过100款,用户完全不用担心终端匮乏的问题。

  目前,中国联通已在全网开通了下行速率21Mbps的WCDMA HSPA+网络,部分城市的3G网速甚至达到42Mbps。中国联通还联合国际、国内知名厂商推出了50多款21M明星智能手机。除了21M手机,42M手机也开始出现。目前,支持中国联通42M极速网络的终端已有6款,分别为iPhone 5、三星Galaxy S4、OPPO Finds、诺基亚Lumia 920、小米S2和金立708W。尽管由于存在通信终端支持制式、使用设置或所处网络环境等限制因素,实际网速测试可能会略有偏差,但不影响用户获得畅快的体验。

  有了42M终端,下载一个1GB的大文件用时不到5分钟;用视频客户端看高清电影“一点即播”,还可随意拖动,完全不需要缓冲;和好友视频聊天清晰、流畅。

  终端优势已经在中国联通吸引3G用户、开展3G业务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联通除了推出以iPhone、三星Galaxy系列终端为代表的高端3G定制手机,成功塑造“沃·3G”的高端形象,培养了一批优质的3G高端用户;还推出了以“千元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中低端3G手机,对普及3G起到了积极作用;再辅以灵活的3G资费套餐,中国联通的3G终端已基本实现了对高、中、低端3G用户的“全覆盖”。

  相信中国联通将继续发挥既有的终端优势,并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将良好的WCDMA智能终端产业链合作氛围延续下去,为广大联通3G用户打造更多优质的3G终端。

  相关链接

  展会看点

  移动展业:通过中国联通定制开发的移动应用、高速3G网络、专用移动终端,实现业务受理的无纸化、即时化、便捷化。业务受理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读取客户/远程验证客户个人信息、录入并且高速传输各类受理单据和照片等,完成前台受理和后端审核的无缝连接,将受理流程大大简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提升了企业整体形象。

  销售管理:该应用是基于中国联通3G网络,结合GPS、GIS技术,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实现拜访任务指派、路线管理、照片采样等功能,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外勤人员管理困难、数据收集速度慢、真实性低、处理难等问题,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统一通信:统一通信通过使用SIP协议包括移动解决方案,集成电话、视频会议、IM等多种通信手段,简化使用方式,统一管理通信信息;同时,把通信与企业应用管理系统融合,让企业的工作流、信息流可以通过通信手段在各个系统间连接。

  汽车信息化:以汽车生活服务为核心,将定位、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位置服务、远程诊断与救援、安防监控等。目前,结合BMW汽车的特点,互联驾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一是舒适便捷,如选装在BMW车辆上的全景泊车辅助系统;二是安全辅助,如带自动启停功能的主动巡航系统以及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等;三是信息娱乐,包括智能手机与BMW iDrive系统的集成等。通过与中国联通的合作,BMW互联驾驶将明日科技与当今的汽车相结合,这将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的创新科技和实用功能,BMW经典的驾驶乐趣也将扩展到数字空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