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谭华杰:不认同任志强的说法 万科买地并不积极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万科的一举一动无不吸引外界眼球。在外界看来,今年的万科在土地市场上颇为激进,一方面连续半个月勇夺三地王被大炮任志强炮轰;另一方面上半年282亿拿地金额也远超去年同期5倍多。原本对市场多持谨慎看法的万科,似乎越发积极了。然而,万科董秘谭华杰7月18日在接受和讯网独家连线时,对于积极拿地予以了坚决否认。同时,他对于任志强的炮轰也坚决不认同。
7月16日,万科宣布,公司通过境外子公司设立中期票据计划,并于7月17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中期票据计划(MediumTermNoteProgramme)是国际常用的融资工具之一,其具有多币种、多期限、面向多层级投资者、交易文件规范统一、融资灵活快捷的特点,是境外债务融资市场上灵活有效的融资手段。
20亿美元融资仅是额度
万科表示,本次设立的中期票据计划的规模为20亿美元或等值币种,具体发行利息、期限和币种等将在实际票据发行时确定,此次发行聘请了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和瑞士银行为联席安排行;参与的交易行(排名不分先后)有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香港)、星展银行、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国际、工银亚洲、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士丹利。公司将基于本计划,根据资金需求及市场情况,灵活决定实际的发行金额和时间等,用于支持集团业务的发展。
据了解,本次中期票据计划评级分别为标准普尔“BBB”、穆迪“Baa3”、惠誉“BBB+”。算起来,这已经是万科在海外进行的第二笔融资。今年3月27日,万科称,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公司全资子公司万科地产(香港)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BestgainRealEstateLimited发行8亿美元5年期定息债券,债券票面利率2.625%,每100美元债券发行价99.397美元,折合年收益率2.755%。万科地产(香港)为有关债券本息提供不可撤销的全额担保。
如果20亿美元发债成功的话,万科毫无疑问将成为内房企中今年目前融资最多的房企。谭华杰告诉和讯网,20亿美元仅仅是一个额度,在香港发展要先通过整体发行计划,并不是说一次就获得20亿美元。
他还指出,到目前为止公司并未有详细的发行计划,多少金额还难以判定,因此对于资金用途方面还没有详细的计划。不过,在评级机构穆迪看来,万科香港为万科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及重要组成部分,万科香港将是万科在海外募集资金的主要平台,以支持国内市场项目。
万科买地并不积极
支持国内市场项目,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多是为万科拿地布局提供“原动力。”就在7月17日当天,万科还以9.6亿拿下长沙(楼盘)梅溪湖两宗住宅用地。
事实上,融资来支撑拿地,对万科而言也有现实考虑。在整个上半年,万科对土地市场上累计权益投资达282.35亿,较去年同期53.9亿有明显增大。除此之外,7月以来,万科在土地上接连还拿了三块地王项目。毫无疑问,急剧的拿地扩张也需要资金。
对于融资来支撑扩张,谭华杰并不认同。同时他更不认为万科在土地市场上是“积极”的。他向和讯网表示,公司拿地所制定的谨慎策略并未改变。“买地就像每个人每天要吃饭一样,万科上半年销售超过800多亿,房地产企业一般拿地金额是占公司销售金额的40%-60%,这算是补货,这样来看的话,万科目前买地的金额大概占销售额的40%左右,因此并不算积极。所以我不认同任志强的说话。”他指出。
中银国际房地产分析师田世欣也认可谭华杰的“谨慎”拿地。田世欣在7月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万科在3月份之后开始表现出谨慎拿地的态度,3-6月的拿地占比当月销售分别为31%、76%、36%和33%,其中,虽然4月份占比较大,但是4月的土地楼面价仅为1947元/平米,远低于今年拿地均价2,526元/平米,总体而言,公司3月份之后的拿地均较为谨慎。
田世欣认为,鉴于目前地价仍处于高位,万科在3季度将维持目前的谨慎策略,但随着下半年地方政府推地量的增加,土地市场的拿地机会或将在4季度出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