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云南白药主动剥离地产业务 专业化经营乃大势所趋
发布时间:2013-07-26 11:54:57 编辑整理:股城网 2013年对于云南白药而言意义重大,公司销售业绩节节攀升,股价已经突破百元大关,投资者、经销商、研究机构纷纷给与良好评价。而且,云南白药一举完成地产业务剥离,6.4亿的转售价格将给公司注入雄厚资金,云南白药作为云南省的明星企业已经显现出雄厚的综合实力和迅猛的增长态势。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认为,云南白药的发展势头非常良好,成长空间日益变大,其已经成为国内医药制造板块的最佳企业,结构优化工作将为其它上市公司提供借鉴意义。尤其是地产业务的剥离更是明智之举,这与国内上市公司一贯追求“大而多”、“多元化”经营的传统理念背道而驰,但专业化整合却体现了国内各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一方面,从公司年报中可以看出,2011年、2012年房地产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89%和0.71%,对公司发展贡献极小。2011年白药置业净利润为-111万,不仅拉低了公司的整体经营效益,还极大地分散了公司的经营管理,给公司造成了部分程度的负面影响。地产业务对云南白药而言并非必不可少,与公司药品、保健品的产销并没有直接关系,对地产业务下手可谓是剔除“不良资产”。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务受国家层面调控影响,长期营收难以有效保障,况且公司并非地产发家,在房地产项目开发、销售方面并不具备核心优势,仅仅凭借云南白药之名也难获良好收益。剥离地产业务非但不会给公司正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反而能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更可以使公司的主打业务凸现出来,从而朝着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上市公司多有房地产业务,对毛利率较高的地产项目情有独钟。国企、央企也好,民企、合资企业也罢,房地产似乎成了中国境内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触碰的领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改革日益深化,行业内部、跨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外资不断渗透我国各行各业,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路径已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与云南白药相比,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广汇能源也将非主营业务剥离出来,实现上市公司业务的优化整合,堪称能源行业专业化经营的典范。多元化经营会分散上市公司的资源和管理能力,对上市公司并非好处多多,而与之相比的专业化经营更适合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国外资本市场中多有企业将各项主打业务详细拆分之后各自上市,此类企业远非“壳资源”可比,这种企业才是优质企业!对股东负责的企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值得投资的企业! 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药的经营状况表现良好,“药品+健康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展示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云南白药牙膏的存在,更是填补了国内牙膏品牌缺失的尴尬境地,当牙膏、洗发水等日化产业被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巨头所控制的情况下,当两面针、冷酸灵、中华等知名品牌黯然消退,云南白药牙膏业务销售收入已经从2007年2.5亿元攀升至2012年的17亿元,增长势头非常明显。 更难能可贵的是,云南白药的养发水产品一经面世便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好评,2012年养元青实现销售收入5800万元,同比增长50%,今年实现破亿元的销售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这是公司业务调整较为成功的重要体现,更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标志,就在国内股票市场多次探底之际,云南白药的股价却一路高歌猛进,抗风险能力凸显无疑。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专业化经营是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混业经营的理念正在日益消退。随着各行业草莽时代、无序竞争时代的终结,核心竞争力、主打业务将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指标,云南白药在此方面已经做出表率,其他企业应积极向其学习借鉴。 (作者系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 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