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中国玻纤:规模扩张提升市场控制力
1.事件 2008年8月12日,中国玻纤发布2008年中报: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9亿元,同比增长43.86%;实现营业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83.39%;实现净利润15,297.35万元,同比增长70.32%。每股收益0.3579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销售的增加是公司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公司2007年8月在浙江桐乡投资建设的年产14万吨无碱玻纤池 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和在成都建设的年产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及关键设备进口项目已分别于2008年3月、2008年1月顺利投产。使公司玻纤产品的年生产能力超过70万吨。玻纤产销量的增加,使公司上半年玻璃纤维收入达到20.20亿元,同比增长46.28%,为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3.86%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收入的区域构成来看,公司国内收入与国外收入分别为8.19亿元、12.29亿元,基本上形成2比3的比例,分别同比增长5.49%和89.90%,国外风力发电、船舶、汽车、建筑始终是玻纤产品的热门应用领域,国外销售较国内销售增幅增加了84.31个百分点。 玻纤产品毛利率的增加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08年上半年,受能源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玻璃纤维成本有所上升。上半年,玻璃纤维成本同比增长37.03%,但上半年公司产能扩张幅度较大,规模效益有所释放,使同期收入的增幅达到46.28%,超过成本增幅达9.25个百分点,致使玻璃纤维毛利率达到35.27%,同比增长4.37个百分点。并使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35.04%。公司综合毛利率的提高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的上升。公司营业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了83.39%和70.32%。 我们认为:公司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公司2008年1月在浙江桐乡投资建设的年产1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和在成都建设的年产6万吨中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已于2008年7月先后顺利投产。期中,浙江桐乡年产1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桐乡年产60万吨玻纤生产基地即将建成。 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620.81万美元,公司出资占其注册资本的51%。该公司主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制造与销售,资产总额778,961.74万元,2007年实现净利润59,880.78万元。是中国玻纤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占到其净利润的90%以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玻纤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仍趋旺盛。为此,公司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扩大中国玻纤的盈利规模。目前,换股吸收合并的相关材料已报送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待核准/批准实施。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已分别于2008年2月26日和6月24日取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吸收合并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的总体方案,中国证监会目前已正式受理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申请材料。未来,公司将围绕巨石集团继续强化主业,继续推进产能扩张,扩大竞争优势。 3.投资建议 资产注入将成为公司内在价值加速体现的催化剂。我们预计公司2008~2010年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49亿元、60.12亿元、75.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3.51百万元、910.12百万元、1100.32百万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272元、2.129元和2.574元。在行业加速整合的背景下,资产注入的影响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为此,我们将公司的投资评级由“谨慎推荐”调高到“推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