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高烧不退的楼市将遭受外部冲击
2013-09-07 11:53:3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9
回帖数:21876
可用积分数:998842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31
主题:高烧不退的楼市将遭受外部冲击

编者按:该文转载自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刘杉撰文:中国地产商王石在微博上发言说:“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中国地产商王石在微博上发言说:“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王石所言李嘉诚出售物业,实际是将广州与上海的物业出售,据报道,最近一个多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相继宣告或将抛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

  李嘉诚抛售内地物业的行动无疑是一个信号,表面看是李嘉诚要将投资转向英国和欧洲,实则暗示中国内地的房地产繁荣即将进入尾声。

  尽管9月4日融创集团在北京拍出楼面价每平米7.3万元的全国地王,但房地产周期调整仍会如期而至,只不过每一场舞会都是把高潮留在散场之前。

  有趣的是,微博上一个叫“商业女记者部落”的博主奚落一名房地产教授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这个死多头的房地产教授一直鼓吹投资地产。

  而其最近发布的一个房产投资信息表明,他吹嘘的商业地产投资年化收益率竟然比一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一个百分点。这样的房地产投资还有前景吗?李嘉诚的行动就是正确答案。

  房价持续上涨仍在刺激房地产相关利益者兴奋的神经,但危险已经在路上。无疑,全球货币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美联储尚未退出QE,新兴市场已经遭受严重打击,随着QE退出行动开始,全球资产价格重估也要启动,高烧不退的中国房地产必然遭受外部冲击。

  虽然美联储能否在9月退出QE仍为定论,不过美联储“拉大锯,扯大锯”的可能性并不大。经济学家陶冬认为,美联储应在9月18日开始退出行动,因为全球第一央行会确保政策信誉不受影响。

  只不过碍于美国经济指标弱化,美联储更可能采取温和的tapering,即减少放水的办法来兑现QE退出的政策宣示。

  不过随着放水减少,货币政策终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意味着新的货币周期的开始。货币预期逆转,不可避免影响中国房地产投资者的信心。

  今年以来房价持续上涨,其中既有对城镇化的误读,也有决策者对房地产发烧的默认,房地产的增长实际是为实现经济增速的政治目的服务,当宏观经济触底反弹后,房地产作用就会呈现边际递减趋势。

  最新公布的汇丰8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值均创四、五个月来新高,这表明以改革促增长的政策开始见效,默许地方政府炒地价的做法也该告一段。

  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临近召开,土地流转改革成为舆论热点话题,并预期将成为三中全会重点推出的制度改革。

  土地流转改革的核心是自由买卖,在这样制度下,让地方政府继续垄断土地供给就是一个悖论,因此,土地流转必然促使土地财政终结,并催生替代品房产税。如果土地改革成行,明年“两会”就该启动房产税议题。

  货币供应量,土地改革,房产税,每一个变量都可以单独让房地产发生变局,当叠加效应产生后,再坚硬的泡沫也会破灭。

  或许仍然有人对房地产利益集团左右政策保有幻想,不过看看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利益集团的破灭,就知道房地产泡沫能够维持,绝非利益集团强大,而是政府仍抱有功利心态,但这种侥幸终归被经济规律所吞没。

  李嘉诚的资产变现,意味着他看到了危险来临,在山崩地裂之前,提前跑路就是最好的选择。当晚会的明星悄然退场后,其他人还有乐趣继续玩吗?

  再说一下,那个鼓吹房地产投资之上的教授,他被“女记者”奚落的微博,实际就是一个要求地产变现的广告。虽然套了马甲,但还是被认了出来。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该文转载自BWCHINESE中文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