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中石化亏损引发炼油行业危机
近日,网上流传这样一条消息,亚洲最大炼油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已获得约30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以补偿其上半年炼油业务方面的亏损。虽然中国石化方面马上发表“不能确认关于‘中国石化2008年上半年收到总额约300亿人民币的政府补贴’报道的准确性”的言论,但是上半年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炼油商赔钱的事实已经无法否认了。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两大炼油巨头中石化、中石油的炼油业务亏损总计达5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47.9%。东方证券石油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晶表示,今年石化行业的亏损已成定局,而且如果油价没有回落到100美元每吨左右的水平,那么中国石化行业亏损的面还会继续扩大。同时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和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也分别承认,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盈亏平衡点是76美元以及66至67美元。 两大化工企业亏损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首推全球原油价格的暴涨,而同期我国各种成品油售价却增长幅度有限。虽然我国开发成本远低于国际水平,但发改委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9433万吨,同比仅增长1.7%,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是进口原油达到9053万吨,增长11%,由于两大石油公司进口原油的成本长期高于售价,进口量大增意味着我国炼油企业利润必将大幅下降。 发改委表示,由于成品油价格倒挂,炼油企业亏损严重,地方炼厂停产、减产面扩大,部分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较为紧张。前五个月,石化行业实现利润2237亿元,同比下降0.4%,去年同期为增长27.1%。其中,炼油行业由去年同期净盈利310亿元转为净亏损568亿元。专家指出,即便国家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然倒挂,两大公司进口的原油还是无利可图。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转亏为盈成了当今我国炼油也最关注的话题。但我国众多专家指出,理顺能源价格体系虽然是解决问题的本源,但由于宏观调控和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限制,我国成品油售价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短。 但炼油企业也不是无计可施。 分析认为,在CPI高涨、石化企业亏损严重的前提下,仅靠政府补贴或单纯依靠提价已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需要触及到改革的深处。但仅仅加大原油勘探力度,增加自产油比例虽然能缓解我国炼油企业压力,但这种放弃未来、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方法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指出,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内部结构,控制内部成本,建立高效供应链系统也可以帮助我国企业扭转乾坤。 沈国康认为,短时间内,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并不现实,对比美孚、壳牌、康菲、道达尔等国际炼油巨头,我国企业除了在能源价格体系上的不足之外,在自身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缺陷。虽然近年来在ERP建设上已经颇具规模,但在跨国炼油巨头很重视的SCM领域,目前涉足不深,不过中石化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动作,在应用了博科资讯MySCM半年之后,便节约费用3000万人民币。 既然提高成品油售价这种快捷获取利润的方式难以实现,那我国炼油企业应另辟蹊径。首先从自身入手,不管是加大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力度,抑或缩减人员机构等内部开销,炼油企业不能坐以待毙,富有中国特色的炼油之路还在等待你们开拓。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