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海尔霸主地位遭挑战
2008-03-06 22:03:5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股民
昵称:游客(58.247.169.*)
发帖数: -
回帖数: -
可用积分数:
注册日期: -
最后登陆: -
主题:海尔霸主地位遭挑战

经过40多天的激烈角逐,美的终于击败意大利默洛尼公司成功迎娶小天鹅。为此美的送出了丰厚的"聘礼",以16.8亿元收购小天鹅24.01%的股权。当空调"二哥"美的电器与洗衣机"二姐"小天鹅结为"亲家"之后,中国白色家电的竞争格局骤然明朗,形成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长虹五巨头竞争的格局。而壮大后的美的将直接威胁中国白色家电霸主海尔的地位。

  美的并购小天鹅 1+1>2

  成功并购小天鹅后,美的总裁方洪波在接受某媒体记者采访时兴奋的表示:16.8亿入主小天鹅绝对是物有所值。

  据记者了解,虽然美的2007年在合肥投建了具备450万台年产能的洗衣机生产基地,但是在洗衣机业内的品牌地位、技术基础还有待提升。而小天鹅2007年产销量均位列洗衣机行业第二,且在波轮、滚筒洗衣机上均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对于美的自身而言,收购小天鹅将使得美的品牌、资产规模等多方面获利,更是在业务上弥补了短板,同时也能达到产业整合的目的。

  南京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洪道认为,美的有着白色家电的产业经营优势,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这样的并购对美的和小天鹅未来的发展都提供了保障。美的在收购了小天鹅后不但自己的实力得以增强,而且在白家电行业还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并购的作用对于美的的发展绝对是1+1>2。

  海尔霸主地位遭挑战

  美的收购小天鹅后,中国白色家电的格局愈发明朗,形成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长虹五巨头竞争的格局。海尔凭借其品牌在国内外的高认同度暂居首位,而"迎娶"小天鹅后美的实力大大加强,对海尔的霸主宝座虎视眈眈。

  在洗衣机领域,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的前三位分别为海尔、小天鹅和荣事达,目前小天鹅和荣事达均已被美的收购,仅剩下海尔与美的"两强"。据统计,去年海尔洗衣机产量为78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23.4%,美的和小天鹅分别为270万台和416万台,市场占有率均低于10%。据专家测算,美的在收购小天鹅后,2008年的洗衣机产量预计将超过686万台,市场占有率也将超过15%,直逼海尔。

  在电冰箱领域,国内市场仍然是海尔一家"独大"。美的此前通过并购荣事达冰箱、华凌冰箱后,国内冰箱市场排名已大大提前。目前占小天鹅主营业务30%的冰箱业务,将再度增强美的冰箱实力,一举超越原来不相伯仲的海信科龙、美菱、新飞三大巨头,稳坐国内冰箱第二的宝座。

  在家用空调领域,已经成型的格力、美的、海尔的"三强"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美的压倒海尔,位居国内空调行业第二。

  从上述白色家电行业的格局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在总体实力上、品牌影响上,美的已经稳居国内第二,并逐步向海尔靠近。家电行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已经非常明显,显然中国家电产业已经进入整合并购时代。

  加强国际化才能飞的更高

  在加入WTO以后,对中国企业来讲,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从企业内部看,中国家电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整合并购,强势企业已经逐渐壮大,但和外国企业比较起来,个头仍然很小。从企业外部看,现在国际化的大公司特别是家电行业公司,他们到中国来不仅是销售,而是安营扎寨,所以现在不是狼来了,而是狼群来了。对中国企业惟一的选择就必须是全面的国际化。

  在企业国际化这方面,海尔集团做的十分出色。早在1998年,海尔就提出"国门之内无名牌"的思想,率先走出国门。目前,海尔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品牌在美国、中东、欧洲、亚太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小天鹅并不能托着美的飞上蓝天,美的集团在整合并购逐步壮大之后,如果想挑战海尔的地位,理应走出国门。只有加强国际化战略,美的才能飞的更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