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1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89940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8-18 |
|
主题:房企再融资排长队 迪马股份或率先过关
万科“B转H”终获证监会批准,引发市场对房企再融资放行的遐想。
记者昨日从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政许可审核情况》中发现,再融资申请已经受理的3家房企中,除了万方发展(000638)已经因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暂停审核外,另外两家招商地产(000024)和迪马股份仍处于审核中,而在审核流程上,迪马股份已经处于领先状态,有望成为首家再融资申请闯关成功的房企。
在这3家房企身后,仍有逾30家房企正在排队等候证监会审查。目前已经达到千亿规模的再融资“堰塞湖”,仍然没有开闸放水的迹象。
招商地产料紧随
证监会文件显示,上述再融资申请已经受理的房企中,迪马股份目前处于“申请人落实反馈意见中”,而招商地产则处于“征求相关部委意见中”。“从流程上看,如果到了"申请人落实反馈意见",说明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查,应该算又上了一层台阶,但我们的方案现在仍在国土部审查。”招商地产董秘刘宁告诉记者。
也就是说,在房企再融资这轮长跑中,迪马股份已处于领先状态,对此迪马股份方面并未否认。“可能我们再融资方案中,项目体量相对较小,更容易获得国土部审查。”迪马股份证券事务代表童永秀告诉记者,公司正准备向证监会反馈意见,至于具体何时能有结果,目前并无时间表。
根据迪马股份的再融资方案,该公司拟以3.52元/股价格,向控股股东东银控股发行约8.69亿股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同原地产75%股权、国展地产100%股权、深圳鑫润51%股权和东银品筑49%股权,向华西集团发行约2.22亿股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同原地产25%股权;同时向华西同诚发行约0.88亿股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深圳鑫润49%股权,资产预评估值约41.51亿元。
同时迪马股份以不低于3.1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36亿股股份,募集不超过13.83亿元作为重组的配套资金。资料显示,迪马股份去年10月16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该公司也是房企再融资开闸之后,首家公示重组事项获得证监会受理的上市房企。
“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动,迪马股份很可能成为率先实现再融资的房企,预计这家公司2014年能顺利完成重组。”深圳一位投行人士猜测。值得一提的是,迪马股份已经受到市场眷顾,在3日、4日两天连续涨停。而招商地产也有望紧随迪马股份,成为第二家获批房企。
堰塞湖效应凸显
尽管房企再融资也紧随万科B转H前进,但在迪马股份和招商地产身后,仍有超过30家上市房企正在排队。截至目前,房企再融资涉及的总金额约为1100亿元。这些房企再融资预案的内容中,所涉及投资项目从保障房,到“旧城改造”、商品住宅以及商业地产,甚至包括旅游地产。
不过,从目前的再融资项目进展程度看,获得实质性突破的也只有迪马股份、招商地产。
“迪马股份和招商地产均为大股东资产注入,属于解决同业竞争的资产重组类型。而另一家入围证监会受理的万方发展,本身主业已经变更为批发业,房地产属于非主营业务。”上述投行人士分析道。
事实上,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疲软,房企股价不断受挫,多家计划再融资房企的股价击穿增发股价、出现倒挂,已经相继有房企选择退出或者主动调整方案。
以荣盛发展(002146)为例,该公司去年8月发布再融资计划,拟以每股12.93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48亿股,融资45亿元。而到今年1月份,其股价已经连续下跌至11元之下。随后,该公司决定撤回申请文件。这也是房企再融资开闸以来,首家主动申请撤销再融资的房企。而金科股份(000656)在去年11月就宣布,将原本募集资金规模43.24亿元缩减至31.42亿元,缩减幅度达27.33%。
“如果资本市场仍然不见好转,股价倒挂持续加剧,那么这些公司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融资,要么调低增发价。”前述投行人士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