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信转型互联网金融 “二马”搅局银行业生态
2014-03-13 08:19:1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kelven
发帖数:6512
回帖数:475
可用积分数:1396372
注册日期:2008-05-13
最后登陆:2018-07-22
主题:中信转型互联网金融 “二马”搅局银行业生态

2014年03月13日 06:4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0人参与) 个股行情资金流向机构评级大单统计核心数据个股公告个股问诊机构评级所属板块: 更多>>
银行和金融 (0.43%)
金融、保险 (-0.21%)
金融 (0.52%)
更多>>相关个股
中信银行 (5.47 10.06%)
汇金股份 (42.89 6.53%)
北京银行 (7.29 3.11%)
兴业银行 (8.87 2.54%)

  中信银行(行情,问诊)(601998.SH)与腾讯、阿里两家互联网巨头传出的绯闻最终被证明是来真的。3月11日,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家竞争对手,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与同一家银行——中信银行展开网络信用卡业务。

  3月12日,受此利好消息刺激,中信银行股价早盘跳空高开,并一度冲击5.47元的涨停板并震荡回落。截至终盘,中信银行还是被推上了涨停的位置。

  早在今年2月中旬,因传闻与阿里巴巴合作,中信银行股价也曾大幅飙升,成为银行板块的“领头羊”。彼时,中信银行虽然已经否认与阿里巴巴有股权关系,但公告却只字未提腾讯。如今看来,中信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已成为事实。

  对此,广证恒生分析师张广文表示,虽然互联网没有创造新的价值,但却能对传统价值在效率、业务流程上最优化,使得传统行业巨头一个个被互联网巨头所颠覆。

  “与腾讯、阿里的合作是支撑中信股价的核心逻辑,其先发优势毋庸置疑。”当天,有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此前,中信传统业务先后被兴业、民生银行(行情,问诊)超过,如今反过来促使其进行快速改革。如若中信银行能在虚拟信用卡方向上有长足拓展,将有望改善其零售业务软肋。”

  中信抢先圈地

  “现在,阿里正在推手机支付,像广州地铁站就有促销活动。加上阿里组建民营银行的申请也已得到批复,个人小额消费支付方式将转向手机支付。因此,传统银行若不与这些互联网大佬绑定,就会失去相应的市场份额。中信银行反应迅速、及时,抢先抱上腾讯、阿里的‘大腿’了。”对此,张广文直言。

  张广文称,两家互联网巨头之所以选择跟中信银行合作,无非还是看中了其银行牌照。目前,两家都没有银行牌照,而只有银行才可以发放信用卡,如此才促成了两方的合作。同时,中信也多了一个信用卡销售渠道。

  而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表示,一场由互联网引领的信用卡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率先合作的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保险公司有望开启新的盈利模式。

  安信证券分析师许敏敏则认为,网络信用卡低授信额度是核心所在,因为其覆盖了相对空白的金融领域。

  “由于信用卡额度较小,客户在透支时对利率极不敏感(1000元即便年化利率20%带来的循环利息也只有每月15元),比较容易形成透支习惯。”许敏敏称。“对银行而言,在实体卡背景下,由于这部分市场还是一片低覆盖空白领域。因此,其低成本使得银行覆盖低额度客户在经济上变得可行。”

  与此同时,信用卡循环贷款也将给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截至目前,信用卡业务给银行带来的收入大致分为三块:即循环贷款利息收入(占50%左右,年化利率18%以上)、分期付款手续费收入、回佣收入。

  此外,邱冠华还表示,网络信用卡在线下与二维码支付的结合将颠覆传统POS机刷卡消费方式,提高支付效率。像中信与腾讯、阿里两家互联网巨头联手之后,后者均可为互联网信用卡提供海量的用户、数据资源及最先进的IT技术支持。

  在邱冠华看来,中信作为先发银行,不仅可以获得最早的广告宣传,还可以为其带来大量新增零售客户。特别是合作双方在联合向实体商户投放二维码专用终端后,若该二维码终端同时集成普通POS 机刷卡功能,将增加合作银行作为“收单行”的传统刷卡手续费收入。

  “此举意味着二维码线下收单将打破银联垄断,首家合作银行有望获得非常可观的信用卡刷卡手续费收入。”邱冠华认为。

  信用卡用户将突破6亿?

  就在两家先后宣布开展网络信用卡业务的当天,此间公布的首批五家试点民营银行名单中,腾讯、阿里作为发起人亦双双上榜。此前,阿里巴巴、腾讯已经先后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为平台商户提供信贷服务,成立民营银行之后,意味着可以吸收存款,形成更完整的金融链条。

  同样,腾讯推出网络信用卡也是从企业战略考量出发。“腾讯需要的是快速开发产品,促进微信产业链打通。如微信网络信用卡+微pos机+大众点评等多应用场景已形成消费闭环,理论上基本能颠覆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 张广文称,“此前,微信商业平台曾经和招行有过类似的深度合作,比如可以通过微信查询余额等。但是,此次合作增加了互联网与银行的合作多样性,开始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更深层次渗透。”

  邱冠华认为,对电商而言,互联网信用卡二维码支付方式淡化了线上线下的界限,催生了新型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的商务模式。也就是说,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商户都能生成二维码支付信息;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消费者都能拿着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由于互联网信用卡的发行和使用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很可能将推动中国信用卡用户从现在的1.5 亿人左右向6 亿人以上的飞跃。届时,人人消费信用或将成为现实。”邱冠华称。“因为只要有了智能手机移动,社交平台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把即时通讯中实时化、多样化、个性化、碎片化的信息采集并精准转化为可计量的信用价值。”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