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太原重工改制玄机 10亿资产估价仅千万疑被低估
2014-04-07 12:04:1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太原重工改制玄机 10亿资产估价仅千万疑被低估

2014年04月06日 15:30 投资时报


热点栏目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新浪财经客户端:QFII密集调研增持个股 酝酿大动作
  文|《投资时报》记者 刘成昆

  10亿资产估价仅千万 那些个零溜哪了?

  有爆料人称,太原重工(3.00, -0.04, -1.32%)集团在当年的改制过程中将优质资产压低价格转让给了兴业投资,而最大的受益人是林经。弱弱问一句,这位前太重发展总经理乃何方神圣

  在太原重工主辅分离改制过程中,评估价为1000万元的资产,在不到6年的时间膨胀到10亿元,是该项资产有何独门创富秘籍,还是改制过程中有猫腻?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投资时报》记者爆料称,“这是因为太原重工集团(下称太重集团)在主辅分离改制时将优质资产给了太重兴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兴业投资),否则兴业投资怎么可能挣这么多钱?”

  据了解,2006年,太重集团进行主辅分离改制成立兴业投资,当时净资产仅1000万元。2012年,兴业投资做过清产核资,总资产达10亿元。短短数年由千万资产发展到10亿元,并在当年实现几千万元的收入,回报率可谓惊人。

  上述知情人士称,太重集团主辅分离改制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太重集团在2005年进行主辅分离改制,当时以高志俊为首的董事会决定将食堂、单身宿舍和供电公司等资产全都转让给辅业公司兴业投资,因此,当年的改制是“将优质资产压低价格转让给兴业投资”。

  资产疑被低估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就要求有条件的国企进行主辅分离改制,减轻主要业务的负担,盘活辅业。太原重工发展公司(下称太重发展)成立于1999年5月,正是在国家要求国企进行主辅分离改制的背景下成立的。是为模拟分离企业办社会而设立的一个分公司,一直实行独立运行、自负赢亏的子公司模式。

  太重发展主要负责太重集团生产、生活所用的水、电、气暖的生产供应工作,负责生产、生活区的管理工作等,另有技工学校、宾馆、幼儿园、招待所、单身公寓、职工医院、建筑安装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

  2005年,太重集团对太重发展的改制进入紧锣密鼓的一年。《投资时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太重集团改制资料显示,2005年11月,太重发展改制后名称定为兴业投资。同时太重集团董事会决议推荐林经作为山西太重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筹备工作召集人。林经一直在太重集团工作,在改制前任太重发展总经理。

  2005年4月20日,评估公司对太重发展公司总资产的评估结果显示资产为37851.88万元,负债31359.42万元,净资产为6453.5万元。《太重集团公司主辅分离实施方案》中规定,5359万元用来支付改制的企业职工的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160万元作为太重集团在改制公司中的参股本金,剩余的国有净资产934.5万元作为对改制公司的债权,由改制公司分期偿还。

  根据改制方案,兴业投资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国有资本160万元,职工出资840万元,其中经营团队出资340万元,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出资500万元,占50%。2006年1月1日起,改制后的兴业投资正式成立。

  记者注意到,《太重集团公司主辅分离实施方案》和评估书中,均没有提到3亿元的负债怎么产生,以及分别由哪些公司各负多少债务,记者曾致电太重集团以及兴业投资,双方均不予以回应。

  兴业投资分离出来之后,发展异常迅速,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12年,兴业投资做过清产核资,总资产达10亿元,正是10亿元的资产规模,引起了原太重集团职工的注意,兴业如果早年资产仅1000万元,在短短数年内发展成10亿元的集团公司,这一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兴业投资的多位内部人士均反映,2005年改制时太重集团隐瞒了许多资产,以极低的价格或以零价格转让给兴业投资,现在重新评估资产还原了这些资产的本来价值,这意味着兴业投资用很少的代价获得了太重集团十几亿元的资产。

  赵亮在改制前担任太重宾馆主要负责人,宾馆在他手上得到迅速发展。据赵亮介绍,太重宾馆是三星级宾馆,有十层主体大楼和办公用小二楼,还有停车场和后花园,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8500多平方米,在改制当年宾馆实现100万元的收入,账上还有300多万元的现金,但这样的宾馆也仅以不到100万元的价格转让。

  改制后赵亮曾短暂进入了兴业投资管理层,他向记者称,兴业投资接收的资产中,仅建筑物建筑面积就超过50万平方米,以每平方米80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超过4亿元。总资产3亿多元的评估值远远低于转制资产的实际价值。

  遗留问题难解

  这次改制中,诸多向记者反映问题的干部职工均称林经是最大的受益者。根据改制初期确定的方案,太重集团持股16%,林经持有兴业投资12%的股权,是除太重集团外最大的股东。

  记者获得的一份2009年5月份的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太重集团仍持股16%,而林经个人持股比例已经达到18.76%,林经成为兴业投资最大单一股东。内部人士称现在林经持股数量远远超过这一水平。

  在改制前也担任太重集团处级干部的丁金海称,改制后他也作为能源公司的干部转让兴业投资,他手中有兴业投资0.4%的股权,但在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人假冒他的签名将这些股权最终转让给林经。目前丁金海仍与林经在打官司。

  赵亮也向记者称,他离职前有10万左右的股本,但离职时,不经过任何程序,林经就把这些股份买下了。正是这样,林经在兴业投资的持股比例越来越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

  多位退休处级干部均向记者表示,林经和时任董事长的高志俊关系非同一般,在高志俊担任董事长前,林经长期担任高志俊的副手,并且改制由高志俊一手促成。记者致电林经,询问其对员工举报他侵吞国资以及“非法”获得他人在兴业投资的股权的看法时,林经让记者去问政府有关部门,他不便回答。而高志俊也让记者向政府了解,随即挂断电话。

  曾有多位员工向国资委[微博]反映这些问题,一直参与太重集团主辅分离改制工作的山西省国资委[微博]负责分配处处长闫象胜接待过这些员工的上访,但记者致电闫象胜要求采访时,他以在开车为由挂掉电话,此后其电话一直无法打通。

  (本文涉及的爆料人均为化名)(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