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大小非的十大财技
2008-08-25 16:46:5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f12
发帖数:13
回帖数:19
可用积分数:88909
注册日期:2008-07-17
最后登陆:2008-10-18
主题:大小非的十大财技



中国股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因为大小非的解禁。市值超过10万亿元的大小非,即便减持20%,也意味着有高达2万亿的筹码要流通,要被投资者接过去。就目前能量看,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根本无力承接。未来可行的做法也许就是“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包括养老金、社保金的大规模投入。如果长线资金能有1万亿陆续入市,或可带来新增1万亿资本,股市的长期稳定就有了基础。

但我们必须看到,对大小非来说,可以运用的手段并非只有抛出限售股一条途径。扬韬综合归纳了一下,在现在市场环境下,大小非有十大必杀技,可以从股市中轻松捞钱。

1、新股发行。IPO所隐含的利益输送是惊人的。几乎所有大小非在设立企业的时候,都是按照1元的注册资金如数出资的。出资后,企业逐渐发展,赚到一些钱,分掉一些红利,剩余的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净资产。无疑,净资产也是按照1元为单位核算的。如果不发行新股,企业不上市,企业家的物质财富也不过就是净资产而已。但所有企业IPO的时候,都不是按照净资产定价,而是按照过往的企业净利润,乘上一个发行市盈率,由此推导出IPO定价。为了提高定价水平,企业都会把前几年的业绩做一下调整,确保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水平最高。于是,一个注册资金1亿元的企业,净资产也许只有2亿元,但由于上年度净利润1亿元,新股发行价往往就定于20元左右,企业家的物质财富陡然增长10倍以上。新股上市后,往往还会再高开高走,开盘价平均也在30元左右,企业家的物质财富增长15倍。由于普通投资者以30元的价格购买,新股投资者以20元的价格购买,但大小非的成本往往不到1元,这意味着他们的物质财富因上市而增长20-30倍。等到大小非解禁的时候,几乎可以百分之百保证自己稳赚不赔。这种机制,使得股市变成了摇钱树,企业有充分的积极性花费巨额成本来上市。中国的所谓亿万、百亿富豪几乎都从股市中诞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普通投资者要想从股市中赚钱,首先就变得遥不可期。人家成本1元,你的成本30元,你再拼命炒作,也赚不过人家嘛。

2、大小非抛售。新股上市后都有一个自愿锁定期,期限一过,原来的限售股变成了可售股。对大小非来说,当初的成本只有1元,股价就算只有10元了,他也只需要卖出10%的筹码,就可以撤回全部投资。如果卖出20%,则抽回全部投资的同时,还有一倍的利润。根据最新数据,大小非解禁后的抛售量占到其持股量的30%。即便如此,他仍然免费享有一家企业的控制权,还有形形色色的利益可以获得。相比之下,原来在IPO买进的机构,损失可能达到50%,二级市场开盘价买进的投资者,损失可能达到67%,而大小非却仍有10倍的利润。这就好比散户是蚂蚁,大小非是大象,大象碾死一个蚂蚁,还需要费神吗?

3、关联交易。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小非都不只是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而已,他们都还有各种各样具有关联交易的企业。关联采购和关联销售为他们从上市公司圈钱创造了条件。有的上市公司一年销售100亿元,但与关联企业的采购金额和销售金额合计150亿元,其中哪怕只有1个百分点的利益输送,也意味着上市公司的1.5亿元利益转给了大小非。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日益完善,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需要公开的关联交易在降低,但大小非隐形的关联交易却也许永远查不出来。比如,张三的上市公司与李四有买卖,看起来完全合理,但李四也许只是一个股东,背后的真正主人却就是张三自己。

4、高额分红。现在大家都在提要强制企业分红,其实这正中大小非心意。为什么?因为大小非持股才是最多的,分红,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强制分红,可以强化他们的利益。想一下,人家的持股成本是1元,每股分红5毛钱,年度分红率能达到50%。而投资者的持股成本20-30元,分0.5元,股票还要除权,任何意义都没有。当然,从长期看,分红才能使企业有投资价值。可是,如果10年下来,每年分红0.5元,合计分红5元,大小非获得了5倍的原始投资收益,股票早已是白得的了。而散户投资者呢?5元钱只降低了成本20%左右,就算股价长期稳定在20-30元没有波动,其年化收益率也只是2%,怎么可能有胜算呢?

5、增发新股。全流通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成为时尚,而且条件变得宽松。对大小非来说,增发新股是一种原始的冲动。为什么?因为它提高了企业的含金量,使得自己的股权价值提升;它又同时强化了二级市场的高成本,使得自己持股成本进一步具有比较优势。如此一来,大小非更加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无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如何反对,大小非总是会千方百计增发新股再融资,因为利益机制不一样。对他们来说,增发一次,就意味着财富提升一次,何乐而不为呢?

6、收购关联资产。增发新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募集到的资金,往往又是要用来收购大小非的关联资产。此时,一个巨大的漏洞出现了:大小非倾向于无限提高关联资产的估值水平,增值10倍、20倍乃至30倍以上的屡见不鲜。对大小非来说,出售关联资产,可以收回真金白银,又减轻了自己辛苦劳碌的负担,还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即便被收购的资产不是自己的,也可以通过私下约定,收购他人资产而获得好处费。

7、对自己定向增发。有的大股东为了实现自己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目的,达到所谓整体上市,还会通过向自己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巨额利润。比如,假设某项目净资产1亿元,大股东评估之后说它已经升值到30亿元了。此时,企业股价11元,他们可以按照10元的价格定向增发3亿股。消息公布后,股价涨到20元。此时,大股东的持股市值将高达60亿,利润率能达到60倍以上。个别案例中,大股东的利益甚至超过百倍。一次增发,造就一批十亿级的新富豪。几年后,这些股份可流通了,如果股价跌到10元,大小非只需要减持增发部分的三十分之一即1000万股,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而此时,人家账面还有29亿的利润。

8、转移资产。上述项目装入上市公司后,经营一段时间,利润从2亿元降低到2000万元,大股东会说这块资产不值钱了,为了提高效益,决定卖给张三李四,评估之后,企业的价值2亿元。由于大股东绝对控股,这样的方案不可能不通过。于是,原来按照30亿给上市公司的东西,被以2亿元价格卖掉,上市公司形成的损失只能由中小股东承担。而大股东呢,所谓的张三李四其实是自己人,重新包装一下,评估之后又值20亿了,可以再发一次新股,再圈一次钱。

9、高抛低吸。限售股解禁后,大小非可以先把报表做得漂亮至极,让股价高高在上,比如30元,然后卖出一部分股票套现。套现之后过一年,再逐渐把报表做得差一点,让股价跌到10元。此时,大股东出来稳定股价了,又在10-15元之间买回同样的股份,再把报表慢慢做得好看些,股价回到30元,再如法炮制。至于操纵报表的手法,相信不是难事。

10、金蝉脱壳。公司搞得好,可以卖股票。公司搞得不好,可以卖壳,而且这种卖壳还能得到各种政策支持,也能得到投资者欢迎。股价从30元跌到5元了,没有办法不卖壳吧?卖掉壳之后,原股东成功套现出局,新股东再把上面的手法重新玩起来,股价又回到30元,太阳照旧转,日子天天新。

扬韬粗略总结一下,大小非的财技就至少有上述十种。至于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高额薪酬、奢侈消费、私账报销都是小儿科,是所有企业经营者都会做的,就不算了吧。

全流通,带来新变化。这些变化,投资者准备好了吗?有人一直在提倡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其实,最应该教育的就是大小非在新形势下的财技,让中小投资者不要上当受骗。而监管者呢,真的准备好了吗?对这些财技的监管能到位吗?就算到位了,那些大小非们怕吗?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