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3G商用爆发阶段还很远 语音收入仍是主流
2008-08-25 16:51:0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600900
发帖数:384
回帖数:442
可用积分数:93553
注册日期:2008-04-19
最后登陆:2012-06-30
主题:3G商用爆发阶段还很远 语音收入仍是主流

前景虽好 过程曲折


在我看来永远都是应用推动3G,而不是技术和政策主导。虽然大家都看好未来3G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远没有到3G商用的爆发阶段。


与张鸣海的客户体验比较一致的是,作为电信市场研究的专业人士,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林起劲也并不乐观。“目前,国内的3G网络还没有形成规模。即使建设起来,至少也需要一年左右的运营摸索。因此,国内在3G的主流应用,严格来说还处于预测阶段,尚待最终的检验。”林起劲觉得在相当长时间内(8~10年),语音服务仍然还会是3G网络的主要收入来源。


提及3G的商用,很多人会联想到日本的i-mode模式,i-mode是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在1999年就推出的手机无线应用服务,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手机无线应用服务。它与国内过分讲求技术更新换代的概念并不相同,i-mode从一开始就没有强调移动通信、手机上网这样的概念,而是强调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和订阅内容,有些类似手机杂志这样的概念,强调从内容到资讯上体现媒体化的特征。从服务内容本身看,不管是信息类、数据类、娱乐类、交易类的内容,i-mode关注的其实不在于电信特性,更多是在内容上提供给用户媒体化的概念和应用。


在林起劲看来,i-mode成功核心首先是日本的新一代用户对各种移动应用认可和接受程度高,并且具有相应的购买力。在这种情况下,产业价值链具有规模发展空间。其次,日本的内容产业本身已经很发达,版权保护也很完善——不仅有大量的优秀内容商,而且在各种纸质和音像出版领域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与合适的利润水平,因此,这些内容商愿意专注于自己的领域。第三,运营商具有合适的营销和管理手段,有合适的收费方式与资费水平。


虽然,i-mode模式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相对于国内更为复杂的产业环境,要想复制i-mode模式是很难的。林起劲认为,在产业合作方面,包括政策管制、信用环境、版权保护、创新机制等领域,中国与日本相比都有不少差异和差距。“毕竟包括内容提供商、SP、运营商和终端在内的产业链各方,都希望获得更多利益,都希望主导产业链,不会向单一的运营商主导方向发展。”


“国内的电信运营商总是强调第几代技术,即使非专业的消费者也都知道2G、3G、GPRS、CDMA 1X等概念,但消费者却很少知道这些技术可以为他们带来哪些有价值和有趣味的应用。从刚一开始推出的时候,3G就是以电信的概念出现的,更多强调的是速度快、安全、绿色环保、保密等技术性的东西,忽略了用户的内容和应用体验,这是根本的不同,在我看来永远都是应用推动3G,而不是技术和政策主导。”资深电信专家李震表示。


除了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国内的电信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收费政策的不明朗化都导致了3G商用发展的缓慢。“虽然大家都看好未来3G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远没有到3G商用的爆发阶段。”李震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8-08-25 16:51:2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600900
发帖数:384
回帖数:442
可用积分数:93553
注册日期:2008-04-19
最后登陆:2012-06-30


3G将推动哪些数据业务?


互联网拥有目前最迅捷、最丰富和最廉价的内容资源,同时也有很多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相关的应用。因此与其相对应的,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主流服务,特别是移动邮件服务和即时通信服务,甚至博客/个人空间服务,也可能在3G应用上取得快速的发展。


随着3G网络的形成,3G业务的正式开通,还需要等到哪些3G的推进因素?有着多年电信研究背景的林起劲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用户自发的需求,这是应用的原动力;其次是产业链各方的合作模式或融合情况(比如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在定制终端上的合作),这决定各方能否适应用户需求形成多赢,从而顺利推动产业发展;另外,一些宏观产业政策也会影响产业整体或某些具体应用的发展(例如技术应用开放规定、市场进入壁垒等)。


“如果将3G产业比喻成一辆车,那么用户的自发需求就是发动机,产业链合作模式则是底盘,政策规定则是整车的设计图纸。”林起劲形象地将3G产业的三大推动力进行比喻。


随着3G网络的完善,数据传输速度的改善首先会刺激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爆发式发展,加上适用于手机终端的互联网浏览器已经非常成熟(如UCWEB、OPERA等),可以预见3G用户会大量通过手机浏览互联网内容。毕竟,互联网拥有目前最迅捷、最丰富和最廉价的内容资源,同时也有很多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相关的应用。因此与其相对应的,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主流服务,特别是移动邮件服务和即时通信服务,甚至博客/个人空间服务,也可能在3G应用上取得快速的发展。


“当然,用户在手机上的输入习惯不同于PC,并且手机展示能力也有所局限。因此,总的来说,越简单的业务、互动操作不是很复杂的业务,其在3G应用方面的发展空间越大;同时,具体业务的发展程度会和未来的运营商运营手段和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李震分析。


林起劲还认为互联网在手机的盛行,对现在的WAP网站可能会有很大的分流作用。因为,现在的WAP网站内容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内容的拷贝或简单编辑,并没有显著的自身特色。更重要的,WAP网站的用户以及用户粘性根本不能和互联网用户规模及用户粘性相提并论,面对同一类的用户,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空间与操作手段丰富程度都大大超出WAP网站。


其次,高带宽的支持也会带动音乐和视频应用类服务的发展。“这其实也是用户的自发需求推动的。”毕竟,现在移动领域的音乐和视频应用类业务规模远远低于互联网,这与带宽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这也和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情况有较大的关系。“乐观地看,我认为这方面取得多赢的机会和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唱片、影视、动画及动漫产业)都能从中获益,甚至有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版权保护和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进步。”林起劲说。

<<上一页 1 2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