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与“中集”共成长
[人物特写]廖平,1972年出生在重庆潼南县。1993年,刚高中毕业的廖平到厦门一家公司打工,因表现良好被选拔出来学习开堆高车。2003年4月漳州中集刚投产时,他只身来到漳州中集生产部运输班,从堆高车司机做起,兢兢业业一干就是5年。2007年参加公司班组长公开竞聘,他从百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生产部运输班的班组长。 在漳州中集生产车间繁忙的运输线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结实精悍、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忙碌的身影,在他镇定自若的指挥、娴熟稳健的操作下,车辆穿流有序,生产运转顺畅。他,就是漳州中集生产部运输班班长廖平。 “班组强不强,关键在班长”。生产部运输班虽然不直接生产产品,却是联系整条生产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运输班的工人每天必须开着叉车频繁穿行于车间各个角落为生产线输送各种材料,同时用堆高车把出产的集装箱及时、整齐的排放在排箱区内和监管区内,验关后再负责把集装箱送到半挂车上运往世界各地。此外,他们还要负责维修损坏的运输车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多年来,廖平坚守岗位,用一份“细心”抓管理,用一片“诚心”带队伍,用一串“爱心”帮职工,带领班组克难奋进,出色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为中集的快速发展尽了一份心力。 一颗“恒心”伴成长 回忆起2003年4月份刚进中集时的情景,廖平感触颇深:“公司刚投产时,办公室也没有,大家挤在一个改装后的集装箱里临时办公。工厂只有一个大框架,地上没铺水泥地全是泥土。一旦遇到下雨,厂区内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堆高车常常会深陷其中,耗费大量人力才能‘拔’出来,条件非常艰苦”。 当时的运输班只有4部叉车、2部堆高车,却承载着为生产线输送各种材料和集装箱运输的重任。那时会开堆高车也只有2个人,廖平是其中的一个,繁重的运输任务全压在他们肩上,订单多时,一个人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同期进厂的堆高车司机最终受不了如此艰苦的条件走了,只有他坚持下来而且一待就是5年。正是凭着这种韧劲和执著,廖平在工作中迅速成长,逐渐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如今看到漳州中集不断发展壮大,廖平由衷地感到高兴。 一片“诚心”带队伍 “站着说话话不灵,干着指挥有人听”。这是廖平工作作风的真实体现。他严于律己,以身作责,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影响每个人,用一片“诚心”带队伍。 每天在运输现场,总会看见廖平在忙碌着,给工人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协助维修车辆。在工作繁忙时,别的司机有事情,他也帮忙顶岗。一会是叉车司机、一会是堆高车司机,哪里需要就到哪,哪里忙碌就顶哪。廖平说:“虽然我们班的工人技术水平不错,也很好学,但是因为实践经验还有所欠缺,所以很多工作我必须带着他们干。这样既可以在工作中加快彼此之间的磨合,增进彼此的感情。又能互相学习,毕竟我开堆高车很多年了,遇到的事也多,把我的经验告诉他们,可以提醒他们少走些弯路,保证工作进度。”这就是廖平,以身作责,用自已的言行感染着身边的班组成员。如今,在运输班里12个堆高车司机中有半数是廖平的徒弟。也由于有了他的影响和带动,这个班组逐渐成为厂里一支“打得开、站得稳、叫得响”的队伍。 一份“细心”抓管理 “管理是一门学问,更要多一份细心”。在生产一线安全和效率同样重要。谈到他如何提高班组整体工作效率时,廖平说:“我只是根据当天的工作量来安排人手,把人员派到人手紧缺的地方。叉车进厂区送材料,回来把一些工具带回来,减少返空率。”廖平正是很好地运用了这个管理办法,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损耗,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运输班现有37人,大部分都是80后的小年轻。廖平每天班组会上在总结上周工作和布置本周任务的同时,总要把《运输班安全十条》反复提醒,让上班的司机们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廖平说,马达一响就要集中思想,运输班的每一位司机都要有安全意识。他认为,运输班司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重大事故,危害的不仅是自己,还包括很多无辜的生命。他一字一句的提醒,使得班组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一串“爱心”帮职工 廖平热爱这个班组,对班里的员工也非常关心。平时工作中,不管谁向他请教问题,哪怕再忙,他也会及时帮忙解决。运输班流动大,后来的年轻人有些心浮气躁,怕吃苦,廖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快让他们转变思想,他常常找他们谈心,推心置腹的给他们讲人生、谈经验。工作上,他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业务技能。他们都说:“开堆高车是技术活,有些老师傅主动请教都未必会真心实意教,廖平却是主动‘求’我们学,上哪找这样的班长。” 在运输班前的管理创新看板上,贴满了有关管理动态、信息交流、文化生活、员工论坛等各式各样的小信息,都是廖平利用工作之余找来供大家参阅的,在他这种对班组充满信心、对员工充满关心之情的感召下,员工们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小团队。 在今年5•12四川大地震中,廖平家房屋也损坏了。开发区给每位受灾的员工一笔抚恤金帮助重建家园。廖平却把赈灾款捐了出来,他说:“相比失去亲人失去朋友,自己家受灾还不是很严重,请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廖平就是用他的这颗“爱心”“串”起了全班职工的“齐心”。在廖平的带领下,班组职工心齐劲足,成为了公司生产制造线上的一面旗帜。 谈到对未来的想法,廖平一脸的憧憬,他说:“我来中集5年多了,跟公司一起成长。增长了不少见识,现在老婆孩子都来了,也没有后顾之忧,现在中集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公司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相比以前轻松多了。希望今后在工作中,尽自己的努力,把运输班带好,为漳州中集的发展建设出一份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