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haorenla |
发帖数:5383 |
回帖数:548 |
可用积分数:100060 |
注册日期:2008-07-04 |
最后登陆:2010-11-18 |
|
主题:金健米业怪圈:董事长一人玩游戏
金健米业一出生便与大米结缘,但在其发展道路上,总是与大米的主题若即若离,甚至貌合神离。 2008年7月3日,金健米业在2008年第二次股东大会后公告称,公司已通过湖南省常德市紫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方案。根据规划,转让后所获资金将投入到粮油食品加工领域。 这是上市10年后,金健米业重返主营业务领域的最新决定。这使人不禁想起它在1998年的招股说明书中曾经发出过的铿锵誓言: 在主营业务上,坚持优质粮油深度开发和新型食品研制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湖南及邻省丰富的农业资源,创建有市场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并加强资本运营,收购一批粮油企业,形成规模效益,使股份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粮食行业的龙头企业。 推荐阅读央视:政策惊现空洞 大量油老虎加速抢滩中国 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中石油否认增发118亿美元证监会要求银行扩大信披范围70%股民被套 八成公司破发招行300亿次级债下周发行涌金系变卖资产粉饰半年报红云红河拟重组或成全球第四 不同的是,近日的急迫之情代替了往昔的豪气。董事长秘书谢文表示:“我们现在急需盘活 ‘紫菱花园’这块地产,抽出闲置资金用来增加主业粮油加工这方面的投资。” 在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的2008年,曾经有着“中国粮食第一股”之称的金健米业的“回归”主业,让许多股民恍惚间又萌生了一些遐想。林真斌,浙江杭州西湖茶叶市场的一位商人,他对《大生》记者说:“我相信那句话,‘民以食为天’,所以我看好农业股,民之基础最重要。” 当然,林先生对农业股的信心也许并不意味着可以理所当然地转嫁到金健米业身上。毕竟,这支被股民们戏称为“伪农业股”的公司,有着太多的不忠诚于它的主业的历史了。 第一次劣迹 股民们第一次感受到金健米业的劣迹,就在它上市之初。 金健米业以5.3元人民币的发行价格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了2.65亿元。按照金健米业对股民们的承诺,这笔巨资将用于4个项目: 第一个是投资控股常德市米业公司。目的是“扩大精米加工规模,提高本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招股说明书上说:项目完成达产后, 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4.55亿元,利润2480万元,投资收益率31%。 第二个是投资控股常德市饲料公司。目的是“拓展产业链,推进产业一体化,提高公司整体效益”。预计总投资7930万元。项目完成达产后,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4.2亿元,年利润2520万元。投资收益率为31.5%。 第三个是建设年处理3万吨菜籽油精炼深加工及化工工程。目的是“优化本公司的产品结构,利用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总投资8337万元。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值2.61亿元,利润2489万元。 投资收益率25%。 第四个是扩建年产5万吨优质精米工程。原因是“‘金健牌’珍珠强身米自投放市场以来,一直供不应求”。预计总投资5878万元。投产后将新增产值2.44亿元,新增利润2800万元,投资收益率40%。 4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3亿元。金健米业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所缺资金拟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4个项目的建成投产期均在3年以上,但听着这些面面俱到的讲解,股民们并没有去想3年之后的事情,这家由5家粮食企业(深圳潇湘米业公司、常德市金海实业公司、常德植物油公司、常德市面粉公司、临澧合口油脂化工厂)组成的“中国粮食第一股”对股民的心理冲击已经足够了,他们甚至忘记了去仔细看看这5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实际上,招股说明书上写得明明白白:资产总额80639亿元,净资产28034亿元。也就是说,5家企业负债总额超过5亿元。 实际上,股民们即使对此细节有所警惕也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一切似乎已经在上市前“酝酿”好了。股民们的2.65亿元一到手,金健米业就用其中的6690万元,建了一个未曾出现在资金用途表上的“金健粮食工业城”。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其余的1.8亿多元全部被用来偿还5家公司的负债。尽管证券法规上明文规定:“募集资金的使用应按照招(配)股说明书公开披露的使用用途按时投入”,但金健米业似乎并未因此而胆怯。 “做大”:通过非主业也行? 车世炎,金健米业第一任董事长。1998年4月履新。其实,更准确地说,他根本谈不上“履新”,甚至可以说,他的位置根本就没有动。这位常德市粮油总公司(全资拥有上述5家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惟一的变化可能就是与股民们发生了关系。 车世炎堪称“老粮食”,曾任常德地区粮食局财基科科长、常德市粮食局副局长。曾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企业家,全国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股民们也许想象不到他会在哪里办公,因为这位上市公司董事长,同时还兼任着常德市粮食局局长。 知情人都了解,金健米业的组成与常德市政府的行政撮合密不可分。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成立的金健米业首要任务就是“上规模”,按照后来金健米业第三任董事长梁宋模的话说就是“做大”,金健米业此时的任务就是“做大”,包括第二任董事长郑治文在任期间的工作内容也是如此。 既然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由行政指令来确定,那就难怪招股说明书上的所谓企业战略只是一纸空文了。 粮食生意可以迅速“做大”吗?显然,难度很大。作为“老粮食”的车世炎对此不可能不清楚。招股说明书中给股民们开列了5种风险: 一、经营风险。具体又细分为原材料供应风险、原材料储存风险、新品种开发风险、融资能力的局限性; 二、行业风险。指行业内竞争激烈。 三、市场风险。具体细分为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发展不平衡、国外产品的进入; 四、政策风险。公司有少量国家储备粮油,受国家调控影响; 五、股市风险。 通过金健米业的分析,迅速做大的道路就只有一条了:通过非主业做大。如此看来,募集资金被改作他用,自然是不奇怪的。 “老粮食”车世炎似乎对粮食领域也并不陌生,而且动作极为迅速: 1999年7月,通过投资5000万元参股湘财证券的议案; 1999年10月,通过收购湖南湘北制药厂议案,首次踏进制药行业; 同样是1999年,成立子公司——深圳开泰投资有限公司,最初在深圳投资办厂,后发展进出口业务,包括欧美和非洲服装、电子产品。 1998年的时候,车世炎的举措的效果还没有来得及反映在账面上,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3亿元,净利润到4800多万元,基本来自于粮食业务。当年的投资收益只有区区6.6万元。对比此前的1995年、1996年、1997年,粮油业务的增长还是十分稳定的。这3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3.4亿元、4.3亿元和5亿元。 但是到了1999年,收入结构大为改观:主营业务收入降至5.1亿元,净利润5550多万元,投资收益猛窜至366万元。 2000年9月,车世炎离任,至于原因,官方口径是“因工作需要”,是否有其他原因,外界不得而知。知情人士说,即使有别的原因,也只能是车世炎对于“迅速做大”的指令执行得还不够好。 车世炎的继任者郑治文的做法就是明证。 第二次改变资金用途 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7亿元,其中投资收益升至1070万元,这位车世炎画上了一个句号。 郑治文在出任金健米业董事长之前,曾任桃源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桃源县三阳镇党委副书记兼镇长,桃源县二轻局副局长,常德市粮贸公司财务科长、办公室主任,深圳潇湘米业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原金健米业副董事长。 要知道金健米业是以深圳潇湘米业公司为基础组建起来的,而郑的履历不仅说明他在金健米业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很明显,他也是一个堪称“老粮食”的掌舵人。 不过,“老粮食”似乎更青睐于非粮油业务。相比车世炎,郑治文的战略思路和车如出一辙,只是在多元化方面比车世炎更胜一筹。 也就是车世炎离任不出1个月,第二十五次董事会居然决定与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湖南金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这个月发生的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金健米业在郑治文的领导下申请增发5000万股A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6.10元人民币,募集约8亿资金。2001年1月9日,增发新股发行完毕。 又是一笔巨资。资金用途仍然是明确的: 年产80000吨鲜湿方便米粉项目; 年产3000吨米糠营养素项目; 年产3000吨营养米片项目; 建设“环洞庭湖”优质大米加工基地; 组建“金健优质稻种开发中心”; 组建“金健生物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扩展“乐米乐”营销网络等项目计划。 但是,不到1年之后,增发筹集的资金用途再次发生改变。2002 年1月3日,金健米业在公司10楼会议室如期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次变更事项在年报中做了披露: 调整建设“环洞庭湖”优质大米加工基地计划, 终止其中的合资组建金健城陵矶精米公司和金健霞凝精米公司两个子项目,将计划投入的募集资金 11000万元中的10000万元改为增资湖南金健置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金健特色商贸城”; 终止组建“金健生物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计划投入该项目的募集资金共计6000万元和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16516.96万元中的3642.6万元,改为增资湖南金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运用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国债短期投资,分别委托华夏证券湖南管理总部和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国债。 增发筹集的8亿元,最终只有1亿元用于承诺的项目。 此外,郑治文还决定投资600万元,参股湖南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8597.70万元受让常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的湖南三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60%的股权;出资4000万元与长沙祥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湖南金健置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令郑治文感到不爽的是,尽管如此努力地去“迅速做大”,但2001年的业绩却是十分难看的。主营业务收入降至4.1亿元,净利润只有1700万元,最能反映“做大”效果的投资收益也跌至183万元。 这一成绩单足以让郑治文步车世炎的后尘。2002年的董事会报告中充斥着人员变动的决定。7月,会议通过郑治文“因工作调动”辞去董事长一职的申请。 2002年的年度业绩出来的时候,也许郑治文应该庆幸当时的及时离开。主营业务收入虽然重新回到5亿元以上,为5.45亿元,但净利润让人大跌眼镜:—1.34亿元!投资收益也是—2.7万元。 这就是梁宋模接到手的火烫火烫的“山芋”。 梁宋模:以专业化之名 梁宋模,金健米业董事会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董事长,横跨第2届和第3届董事会,时间从2002年8月6日至2006年6月29日。 梁宋模何许人也? 资料显示:他1972年参加工作,曾任常德市肉联厂副厂长,临澧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常德市计委主任、党组书记。他不属于“老粮食”,不过肉联厂的经历也属于农业中人,况且,他担任县长的临澧县的临澧合口油脂化工厂就是金健米业前身的5家企业之一。 梁宋模对2002年的巨亏总结了3条原因: 一、行业利润低,中小粮油企业发展迅速,金健米业拓展全国市场阻力大; 二、粮食行业的规模效益受到原料质量和数量的限制; 三、产品升级和市场运作投入大。 其实,这是市场的普遍状况,并不能解释某个具体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当然,这样的说辞起到了一个作用——前任郑治文的体面得以保全。 梁宋模对外界解释他的战略说,要把金健米业做强,金健米业必须“专业化”。 他用“一体两翼”来形容他所谓的“专业化”: 即公司在重点调整主业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品牌资源和管理资源,向利润回报较高的制药产业和利润较稳定的城市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延伸,以此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并为主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有评论说,梁宋模对金健米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从2002年开始,金健米业陆续退出了市场门槛低、长期处在亏损状态的普通粮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全力发展中高档优质产品,集中精力做好下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新增了保健食品“米胚降血脂保健油”,改进了“保鲜米粉”的抗返生技术,调整了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同时通过增资控股了湖南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了鲜奶行业。 但是,对照梁宋模的两位前任不难发现3个共同点:一、均强调加强粮油主业,推出新项目,扩大规模;二、均同时发展非粮油业务;三、均提出发展非粮油业务的目的是为粮油业务提供抗风险能力。 有股民总结说,这是典型的“曲线救国论”。 这话不无道理。金健米业的大股东常德粮油总公司持有66.7%的股份,这个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归常德市粮食局主管。梁宋模虽然不是粮油系统出身,但是到了金健米业,他必须身兼常德市粮油总公司法人代表,他必须听背后的大老板常德市粮食局的话。难道梁宋模可以搅乱大老板“迅速做大”的美梦吗? 事实上,3位掌门人都是一个目标,梁宋模的做法是不惜一切代价。 2003年,金健米业召开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将公司持有的湖南三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60%的股权(共8820万股),以1.3亿元转让给深圳兆恒实业有限公司;同意以1.20亿元的价格转让公司持有的金健置业80%的股权, 同是2003年,在金健米业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同意将持有的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2%的出资及相应的权益转让给山西和信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6183.52万元。 对于梁宋模变卖湖南三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事情,当时一位曾经曾经分管财务的副董事长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无奈地算了这样一笔帐。他指出:“三江口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有6.25万千瓦,资产达到5亿人民币,如果再投入1.3亿元,就可以使装机容量增加到10万千瓦。国家投资一个10万千瓦的水电站,需要30亿元人民币资金,金健米业仅仅用1080万美元,就卖掉了60%的股份,折合人民币只有9000多万。” 最不可思议的是,金健米业出让湖南金健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权,是在两年未增值一分钱的价格下转卖的。 《大生》记者翻看了2003年湖南省房地产形势的报道,特别关注了商品房房价的情况。《长沙晚报》的一篇报道引起了《大生》记者的注意:“2003年湖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规模日益扩大,住房消费需求强劲,房地产信贷增长迅速,商品房价格稳步攀升,经济适用住房空置面积下降,房地产市场购销两旺。”湖南金健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常德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净资产为1.48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7839万元。 同样也是以专业化之名,金健米业解除了常德沅水二桥经营权转让合同,而这距签订合同时才不过短短3年时间。 一个人玩的资金游戏 尽管梁宋模使出了浑身解数,大大改善了公司的资产状况,使资产负债率从48%下降至38%,但是2003年并没有给他一个好看的财务报表。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持平,仍然是5.45亿元。投资收益虽然猛增至7075万元,但是净利润却只有1295万元。 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2004年,金健米业再度发生亏损,主营业务收入虽然高达6.64亿元,但是净利润却是—2.52亿元,投资收益也第一次变为负数,为—345万元。 对于亏损,2004年的年报一共总结了9条原因,其中第二条颇为引人注意: 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金健米业巨额资金,增加了管理费用中的坏帐准备,同时也增加了财务费用。 据了解,金健米业的大股东粮油总公司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总额22652万元,其中大股东直接借支3869万元,为大股东代付利息支出2607 万元,代垫费用195万元,为大股东关联方武陵酒业借支2462万元,共计挂账9133万元。此外,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还以预付账款形式占用资金13519 万元。 一位证券界人士告诉《大生》记者,这是金健米业亏损濒临破产的重要原因。金健米业为此将大股东告上了法庭。 2002年巨亏曝光之后,金健米业总负债增至11.3亿元。2003年一季度,梁宋模为了平衡账务,做好季报,匆匆从旗下两个粮油食品公司抽调1100多万元,又急忙“合并”德江沅水收费站、自来水厂及污水处理厂。其后,又先后转让了湖南三江电力有限公司和湖南金健置业有限公司的控股权以及公司持有的湘财证券全部股权。 但这一切都不能弥补大股东留下的窟窿。 大股东无钱还账,年报还要好看,怎么办?梁宋模发明了“资金循环”办法。 2003年3月初,金健米业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常德市自来水公司的议案》,即以1.47亿元的价格,向金健投资收购其持有的常德市自来水公司资产。但是奇怪的是,合同还没签,钱却已经支付出去了。 原来,2003年4月25日金健米业将1.47亿元自来水公司收购款支付给金健投资后,4月底金健投资旋即将1. 47亿元划拨给常德市粮油总公司,后者迅即将该款归还金健米业,用以充抵大股东占用的资金,而4月底正是年报截止期。 此事畅行无阻,原因在于梁宋模既是金健米业的董事长,又是金健投资的董事长、常德粮油的法人代表。 但是到了2004年6月,金健米业不得不发布公告:常德市自来水公司资产收购合同落空! 金健投资不能向金健米业交付自来水公司资产,又不能偿还1.47亿元现金,怎么办?梁宋模有办法:决定将紫菱花园、市面粉厂、双狮粮机等三宗土地变更用途后(由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出让,用以自来水公司资产等额的出让金足额拨付给金健投资,让其偿还给金健米业自己。 其实,玩弄这些手段,金健米业是有传统的。2004年12月1日金健米业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限期整改通知,《整改通知》中明确指出了公司存在着少计费用、虚增利润等22项违规问题,从1998年1月1日至2001年6月30日期间,金健米业采用虚构购销业务的办法,将资产委托收入、大股东让利等共计11710.82万元非主营业务利润记入主营业务利润。其中,1998年度为2625.68万元,1999年度为2682.33万元,2000年度为2876.79万元,2001年上半年为3526.02万元。 梁宋模也有同样的作为。2004年他在转让持有的三江电力剩余股权中少计费用,虚增了利润;还将2002年11月和2003年7月收到的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和土地平整财政拨款300万元转作其他业务收入,虚增了2004年度利润。 2005年的业绩梁宋模是否动了手脚不得而知,不过,即便不动手脚也好不到哪里去。主营业务收入7.77亿元,净利润556万元,投资收益485万元。 到了2006年,金健米业的颓势已经不可挽回。当年主营业务收入8.33亿元,净利润756万元,投资收益73万元。随着大厦将倾的趋势,梁宋模执掌金健米业的日子也在渐渐消逝。 中国农行清理门户 万般无奈之下,金健米业终于将自己受之控制、为之垫款的大股东常德粮油总公司告上了法庭。时间是2005年10月。但是,常德粮油也是将息之火,根本无力偿还。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如下: 以常德市粮油总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票9506万股以每股拍卖参考价1.7236元,总计1.6384亿元抵偿给金健米业,以清偿其所欠债务。 回收的股票根据规定只能注销。这一结果对于濒危的金健米业来说,就像一张大饼,只不过是画的。 峰回路转的是,常德粮油的另一个大债主也在起诉中获胜,法院判决常德粮油以持有的14600万股金健米业的股票偿还债务。这个大债主就是中国农业银行常德市分行。这对于中国农业银行来说未必是一个满意的结果,但是对于金健米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喜讯。 至此,金健米业给人们提供了极具想象力的空间,人们纷纷猜测,这个大有来头的大股东能为金健米业带来什么?金健米业会不会就此摆脱负债、亏空等字眼儿,重振声威? 2006年6月30日,就在农行股权过户手续办妥后的第17天,金健米业迎来了它的第四任董事长。 肖立成,是金健米业第一个非粮食领域出身的掌门人,他历任中国农业银行鄢县支行计划会计股、副股长、股长、第一副行长、行长,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市分行会计科科长,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资金组织处科长、处长助理,中国农业银行株洲市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党委委员。可以说是个“老农行”。 金健米业终于摆脱了常德粮油及其背后的常德粮食局的阴影。 不过,中国农业银行的背景又能带来什么呢? 这可能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肖立成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了眼下金健米业的要害。 肖立成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压缩成本。 通过资产变现收回现金4500万元,收回各种应收款项2100万元,增强资产流动性和有效性;净压减银行贷款20812万元,降低财务费用1800万元;对大宗原辅料的采购实行全程跟踪审计,有效控制了原料成本,全年完成审计项目20个,审计覆盖率100%。 二、梳理战略。 实施“拓、调、控、舍”的产业调整策略。重点拓展药业、面制品、种业、稻米深加工,加快发展步伐;调整大米、油脂、乳品的产品结构,努力提升中高档产品产销量;控制房地产业经营规模和成本;舍弃那些控制难度大、长期经营亏损、管理区域分散的边缘产业。 在此基础上,肖立成提出了2007年的主要经营指标: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净利润1000万元。2007年的年报显示,这一目标制定得相当准确,当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2亿元,净利润达1252万元。 2007年年报对战略的描述在“拓、调、控、舍”4个字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这么一句话:“继续坚持以粮油食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多元化”概念再次明确提出。这似乎反映了企业决策者对发展战略的模糊认识。人们可能会问:“拓、调、控、舍”的目的是什么?“控”的含义是逐步“舍”,还是等待时机“拓”?在金健米业的几个重要经营领域中,药业、房地产业,与粮油食品行业是不相关的多元化,其管理难度比相关多元化还要大。药业和房地产业之于金健米业来说,既然不是主导产业,那么就只有发挥财务投资的功能了,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没价值还是无战略? 《大生》记者从金健米业2008年1—3月的季报中发现,金健米业2008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仍以负数告终,亏损675万元之多,在上一期公布的营业利润亏损额上又继续亏损了560多万元。年初确定的“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净利润1500万元”的2008年经营指标,完成难度仍然相当之大。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经营上的压力往往会转嫁到战略上来,迫使战略或者更明确、简洁,或者走入歧途。 2008年初以来全球性粮食涨价大潮一定不会使金健米业和肖立成保持平静。当一片“投资农业”的喊声中,金健米业将如何审视和对待尚有些模糊的战略呢?7月3日卖掉房地产项目转投粮油加工的急迫心情是一种本能的冲动,还是一种重新的思考呢? 《大生》记者致电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郑琦,探讨金健米业最近在股市上的表现。该分析师表示,已经很久不再关注金健米业了。“有些没有前途的公司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关注。”她说。 光大证券分析师蒋小东与郑琦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个公司没有什么价值。” “据了解,最近金健米业在股市上的行情还可以,至少比之前好很多。”《大生》记者说。 “好公司不能看一时的走势,短暂的走势好不一定说明是个好公司。” “什么是有价值的公司呢?” “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和这个公司所具备的资源都决定了它没有什么价值,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