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青岛海尔去年投资收益6.2亿 汉缆股份亏3千万
2014-07-14 08:03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今年以来,已有276家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公告,累计投入资金1209.75亿元,但收益却不甚理想。在已公布今年上半年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的75家公司中,购买理财产品所花金额为201.76亿元,实际收益共计1.55亿元,收益率不到1% 。各家上市青企中,也有不少热衷于利用闲置资金理财的,比如新华锦为确保资金流动性,拟购买低于五千万元的货币基金,而东方铁塔斥资一亿元购买了风险较高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时花五千万元购买了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
上市青企理财各有各的招儿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股票、理财产品越来越普遍,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共有166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累计投入金额615.13亿元,而今年上市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209.75亿元,同比增长逾六成。青岛一证券业人士告诉记者,随着货币基金的风靡,购买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成为上市公司继炒股之后又一个投资的选择。“上市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这是符合规定的。证监会在2012年底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同意上市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和募集资金使用的情况下,将闲置募集资金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产品。根据各家上市青企的年报,去年有14家青企都做了投资,投资收益最高的是青岛海尔,去年投资收益6.2亿元,也有亏损的,汉缆股份2013年投资亏损了3千多万元。根据一季度报来看,青岛海尔今年一季度的投资收益占该公司利润总额的10.64%,相当可观。”
记者了解到,各家上市青企在利用闲置资金理财时,偏好各不相同。根据东方铁塔5月30日的公告,该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1.5亿元购买中国银行两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别为3.5%和3.75% 。而5月份,中国银行面向散户销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7% 。东方铁塔证券事务部人士对此解释: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要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选择收益率不高的产品。到了6月初,东方铁塔再次出手,以1亿元的闲置资金购买了招商银行的一款挂钩黄金的结构性存款,这款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年化收益率为2.86% 、4.0% 或4.2%,风险较大;同时又以5千万元闲置资金购买了一款中国银行保4%收益的理财产品。短短两个月时间,东方铁塔支出了3亿元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相比于东方铁塔的豪气,新华锦要保守得多 。今年4月初,新华锦发公告称,公司拟利用闲置资金购买流动性较高的货币基金,并要求2014年内合计购买总额度不超过5千万元的货币基金。青岛金王今年三月底发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自有资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汉缆股份则要求金额在人民币5千万元以上的风险投资,需要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理财收益还不如普通市民
对于上市公司这种“理财收益还不如普通投资者”的行为,股民们颇有微词。有股民抱怨:“投资者之所以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是看好公司主业的发展,现在上市企业却拿着股民的钱去做理财投资,而且还是低收益的投资,甚至不如普通市民购买理财产品收益多。”根据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各家上市青企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数不超过5%,比普通市民购买的银行理财收益还要低。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有75家公司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购买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共计1.55亿元,而这75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所花费的金额却为201.76亿元,收益率不到1% 。这样的结果让投资者难以理解。
除了以上列举的上市青企,外地还有不少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企业。友好集团堪称最活跃的一员,在今年4月25日和6月6日的两则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中,共公布了44条理财产品购买记录,购买金额最高的理财产品,投入金额1亿元。7月4日,南山铝业公告称,二季度购买了多款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多在4%至5% 之间。并且拟在原不超过25亿元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额度的基础上,追加 5.5亿元额度投资相关理财产品,堪称大手笔。
另外还有一部分公司经营情况不佳,却不惜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比如中粮屯河去年亏损7.5亿元,今年一季度仅盈利1957万元,但投资理财产品金额却高达16.5亿元。英飞拓今年一季度亏损3052万元,却在4月1日到4月18日期间一口气购买了超过11亿元的理财产品,涉及广州、北京、厦门和上海等多家银行。
◎延伸阅读
有公司靠理财实现正利润 ,有的为获得贷款
为何上市公司酷爱理财?岛城证券业人士分析称:“一般认为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利用公司闲置资金理财,在年末时可以让利润报表更好看,有的公司主业是亏损的,但最后靠理财反而实现了正利润。另外 ,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 ,一般会选择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银行,通过购买这些银行的低收益理财产品 ,可以获得更多的账户流水,提高信用记录,后期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
◎业内提醒
上市公司需警惕频繁涉足理财的负面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扎堆购买理财产品,岛城证券业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看,频繁涉足理财有可能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另外,考虑到现在市场的流动性不错,今年下半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出现下降,上市公司须警惕频繁涉足金融理财有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