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汇之巅 |
发帖数:1779 |
回帖数:212 |
可用积分数:729667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14-04-23 |
|
主题:东风汽车南下策略 构筑广州北部汽车重镇
2004年9月29日,东风日产天籁下线。
广州本田的成功证明了广东省、广州市有能力发展汽车产业,这为广州本田今后自身规模的扩大,为东风日产的进驻起到了示范作用。
事实上,东风集团南下之足,始于1993年。
东风集团在惠州成立了和本田汽车合资的零部件公司,1997年,本田在广州项目一分为二,东风与本田成立了东风本田发动机工厂。
东风南方轿车梦未圆
尽管如此,东风集团觉得在广州的轿车梦还没有圆。
当时东风集团希望在珠三角再构造汽车生产基地,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湛江三星,另一个是广州云豹。
广州本田在那时候逐步形成了一定气候,南下已久的东风渐渐有信心了,觉得在这边也能干好。考虑到广州云豹有一条现成的汽车组装线等因素,最终和公安部有些交往的东风集团和主管云豹的公安部展开了一系列的谈判。
2000年4月,风神汽车公司宣告成立。在这个基础上,2003年东风和日产全面合资,风神就变成合资企业里面的轿车事业部,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商用车事业部,另一块是乘用车事业部,而乘用车板块又分为花都工厂和襄樊两大工厂。
在最初风神运作的三年时间内,通过委托加工、收购债权等方式,顺利完成了对云豹的收购和重组,风神开始有了收获,从第一年的3000多辆,到2002年的41000辆,东风重组云豹一时传为美谈。
“第一代蓝鸟在2000年时候就卖了几千辆,当年就赚了5000万利润。”现任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回忆说,实现当年成立,当年出车,当年盈利。而且当时工厂也没有,租用云豹的厂,委托方式。到2001年时候,风神开发了“风神二代”。任勇说,经过改型以后,我们的销量一下就提升到了17000多台。后来我们把风神二代、三代、四代,让蓝鸟车型变成了在国内2.0L排量的冠军车。
东风在广州花都的真正起飞,是从2003年和日产全面合资之后开始的。
由于有日产蓝鸟、天籁、TIIDA、骊威、骏逸、逍客等全球同步车型导入,还有经过2005年《东风日产行动纲领》指导下中日双方磨合,东风日产逐步奠定在全国乘用车公司的主流地位。2005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销售15.8万辆,取得了同比2.6倍的增速;2006年达到了20万辆,又取得了超50%的增长,在2007年也取得了超过30%的增长。东风日产又提出了2008年要进入全国乘用车排行榜第一阵营的目标。
任勇说,2007年大概达到390亿元。我们在经营质量,销量上排第六位,销售收入可以前进两位,营业利润又可以进一位。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