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青岛海尔实现双赢 是否无需并购GE家电
青岛海尔近期公布了2008年半年报,200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4%,净利润5.4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99%。虽然青岛海尔近日否认将收购GE的家电业务。但是关于海尔集团参与竞购GE的家电业务的各种传闻依然尘嚣日上。
据悉,盈利持续下滑的GE家电业务的出售价格约为50到80亿美元,比2004年底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的价格高出4至6倍。但GE急于出手家电业务,这为海尔集团以较低的价格参与全球白电产业整合,并顺利进入美国主流市场创造了条件。
欲模仿联想成功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强烈希望通过各种“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壮大自身规模。1994年,海尔开国内企业之先,在美国投资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同时,随着国际产业间的分工不断转移,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希望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跨国并购成为它们加速国际化的锐利工具。如今海尔已是全球第三大白色家电制造商,如果能够成功收购GE的家电业务,海尔将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国家电制造商。
若能成功收购GE家电业务,海尔将面临重大机遇:
其次,GE的高端产品和品牌将进一步强化海尔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尽管海尔进入了美国沃尔玛等主流渠道,但其高端产品的销售比例不到20%,影响海尔增长后劲。而GE大部分的家电业务以高端产品为主,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百姓消费水平的提高,家电高端产品的需求空间将越来越大。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之后,通过对其产品的吸收、转移和改善,将全面丰富海尔的产品线,夯实海尔在国内外高端家电业务上的竞争力。
可以说,如果海尔成功收购GE家电业务,其国际影响力与意义将超过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和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是否收购仍存悬念
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除了能给自身带来巨大的机遇,海尔也将面临重大的挑战与风险。海尔收购GE家电旨在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重构全球化产业布局,但若以GE的报价50到80亿美元进行收购,是否物超所值、能获得超额长远利益回报是海尔在实施收购战前必须要全面评估的战略课题。
若成功收购GE家电业务,海尔的挑战与风险如下: 首先,巨额的收购价将使海尔难堪重负。我们估计GE家电最终并购的价格可能会在50到80亿美元之间,远超青岛海尔2007年净利润总额,也远超海尔集团和香港借壳上市的海尔电器其中一家的支付能力。若不借助第三方资本,独立完成收购,海尔是不胜其力的。同时,受今年美国次债危机、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对大宗并购业务日益谨慎。海尔若收购GE,将面临股本扩张过快、负债率高、现金流短缺等风险,如何化解资金链的压力,成了困扰海尔收购的头等大事。
其次,GE的品牌使用权、研发力和网络渠道对海尔的效用有多大仍有待考证。
事实上,GE的家电业务已经没有自己的生产线与工厂了,主要靠贴牌和海外采购,海尔买来的可能有一半是“空壳”。同时,GE美国总部能否充分授权其品牌给海尔使用及运作,也是较难确定之事。若GE不能像IBM全力支持联想PC那样充分支持海尔使用其品牌,那GE的品牌及渠道优势就将大打折扣。另外,GE在全球的研发团队不少是海尔的竞争对手,如果海尔收购GE的家电业务,这层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化解与理顺?
再次,劳工与文化的整合将是海尔收购之后面临的又一道棘手难题。据悉,GE的家电业务中仍有上万名员工,这会使得海尔收购之后企图通过减员增效的产业调整来获得协同效应、增强竞争力的努力变得困难。同时,来自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之间的文化融合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另外,海尔面临美国政策风险的干扰。
最后,要不要“打包照单”全收也颇令海尔头痛。GE表示要将照明、家电、工业系统将打包在一起出售给合适的买家。但在照明、工业系统领域,海尔没有对口的工厂。
总之,海尔在收购前要一定三思而后行,即要“勇”更要“谋”,谋定而后动,切不可为了收购而收购。海尔不妨借鉴联想的收购经验。三年多前联想大胆收购IBM的PC业务被业界看成是“蛇吞象”行为,但经过两三年艰难的整合,联想成功借助IBM品牌及其网络,成为全球PC三强之一。联想的成功,正是联想在收购前对其收购后的战术操作与战略计划皆胸有成竹。
有专家认为,虽然近段海尔否认收购GE家电业务,但海尔内部就收购事宜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另一方面,有了前几年收购美泰克失败的教训,海尔即使要真正参与竞购GE家电业务,也会把悬念保留到最后一刻。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