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上汽:在百尺竿头激发“创新动力”
国资国企改革,是2014年上海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中的重头戏。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国资改革20条”)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上海市国资系统各大控股集团及下属企业稳步推进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勇于争先、敢于担当、率先突围、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创新案例。
今日起,市国资委和解放日报社联合推出“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系列专题版面,力求聚焦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一线,深入挖掘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案例,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鸣锣开道、鼓劲加油。
今年是上汽集团“丰收”的一年。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汽作为上海企业代表首次进入2014财富世界500强的前百强。截至2014年9月,上汽集团总计销售汽车418.7万辆,同比增幅10.75%。
产销是一家汽车制造商的常规“成绩单”,上汽显然不满足于此。新的经营管理班子组建后,今年上汽动作频频,它的新动作却不像传统制造商那样只关注“产能”、“销售”,而是全面拥抱互联网、全力投入新能源和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培育,跨界合作、前瞻研发……百尺竿头的上汽,正从主要依赖制造业的传统企业,向成为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产品和服务综合供应商的方向更进一步。
整体上市较早、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程度高,这些改革带来的优势在背后支撑着上汽一项项创新战略。上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虹表示,上汽管理层、技术领军人物关键人才都将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实施中长期激励,干部契约化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机制,其他各项深化改革措施也正在酝酿之中,改革与创新齐头并进,为上汽的“汽车强国梦”提供梦想实现的土壤。
畅销新车背后的创新机制
下月即将举行的中国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上汽集团将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能源智能驾驶汽车,以及分时租赁模式的展示。智能驾驶汽车通过车联网、智能车载传感器可实现全自动寻找泊车位、完成最后一公里自动泊车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驾乘体验。该车已经具备了环境感知系统、信息融合与智能决策控制等功能模块,以及车联网远程监控功能模块,为未来产业化工程应用奠定了前瞻研究基础。
电动车分时租赁将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承载着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示范应用”向“推广应用”过渡的重要作用。“公交太挤,出租车太贵,私家车养不起,自行车跑不远”,传统出行方式中的这些弊端正困扰着很多消费者,而电动车分时租赁的经济性、灵活性和便利性恰巧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上汽集团计划通过在上海城市范围内建设电动车分时租赁的配套设施,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汽车分享理念带来的便捷,经济和环保等诸多优势,同时无形中拉近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熟悉程度,为进一步的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上汽创新的商业模式让新能源车更好地走进市民生活,它的背后,则是上汽目前正在市场热销的多款新能源车产品。
今年9月国家新能源车免购置税政策正式实施,上汽今年新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荣威550PLUG IN,成为沪上最受欢迎的新能源车。政策补贴、免费牌照是新能源车走进家庭的推动因素,但如今消费者选车买车,早已不会为了一些优惠而“冲动消费”,车如果不好,车辆本身没有吸引力,很难真正赢得消费者认可。
在上汽的研发实验室中,荣威550PLUG IN早已批量生产、投入市场,技术研发却还在持续。研发工程师指着一块上世纪80年代铁饭盒大小的“整车控制器”介绍:五年前,研发团队就开始自主研制这个荣威550强混的“大脑”,时至今日,功能完善还在继续,参与研发的工程师已达上百人。
上汽新能源技术中心一面墙上,挂着一幅“电驱动变速箱爆炸图”,所谓“爆炸”,就是将自主研发新能源车变速箱的十余个部件拆开展示。“电动驱动变速箱好比新能源车的心脏,铁饭盒整车控制器则相当于大脑,我们五年卧薪尝胆,绝大部分精力都扑在 ‘心脏’ 和 ‘大脑’ 上。”上汽新能源技术中心负责人朱军表示,无论研发“心脏”还是“大脑”,硬件易买,软件千金难求。
“国内汽车行业不怕造铁家伙,就怕做控制。”曾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介绍,国外先进汽车的“大脑”只有一小部分用来实现基本功能,绝大部分则是用来解决问题、控制风险。 “实现基本功能容易,踩下油门能跑就行,但后面的事,比如遇到问题怎么处理,才是 ‘大脑’ 的真本事”。
为捕捉最前沿、最具成长性的创新资源,最近,上汽在美国硅谷投资设立了风投公司,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化和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新动向,捕捉世界最前沿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种子。
硅谷风投公司就像是上汽投向海外的一只“全球眼”,它的背后,是上汽从源头对创新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造。
今年8月,上汽集团宣布对总部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前瞻技术研究部等四大研发创新部门,“头脑型”总部建设目标已然明确。新的组织机构中,“前瞻技术研究部”负责目前确定开展的燃料电池、车联网技术、智能汽车等前沿项目,并与公司风险投资、产品研发等业务环节紧密衔接; “技术管理部”在原有职能外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研发创新部门从事的众多领域,都将从无到有,成为上汽创新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研发部门中, “前瞻技术研究部”尤为引人注目,它所负责领域包括目前确定开展的燃料电池、车联网技术、智能汽车在内的前瞻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其他前瞻性项目,与公司风险投资、产品研发等业务环节紧密衔接。据介绍,上汽长期以来技术中心承担了更多工程中心的事项,但汽车工程大同小异。一个公司要赢得先发优势,就需要前瞻技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上汽前瞻技术将集中在两代以后的车型研究。
拥抱互联网的车享探索
在制造业领域,上汽已经是公认的成功者和引领者。但在这个互联网影响力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时代,众多制造业巨头们都面临着“不适应”。是被动防御、抵御互联网影响,还是主动革新,寻求融入互联网时代的新模式,上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拥抱互联网”,成为上汽深化改革、转型创新中首当其冲的重要战略,也成为让上汽再度引领行业变革与发展的一步“先手棋”。
今年一季度上线,半年来迅速发展壮大,并不断求新求变的上汽“车享”平台,是上汽互联网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观察“车享”平台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制造业巨头在积极探索下,迸发出来强大的活力与竞争力。
从半年多的运行情况看,上汽通过车享平台的探索行动,完全打消了外界的疑虑。在车享平台,完全“互联网化”企业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各种思维激荡、创意灵感层出不穷,快速迭代、用户导向的互联网特质在车享平台充分展现。
车享平台开发者清晰地分析了汽车用户“看选买用卖”的整个汽车消费周期。从购车环节来看,在“看选买”整个流程当中,目前车享平台已经改变了传统历次售卖的模式,实现了用户从线上“看选”到线下合作的4S 店议价、试驾、提车端对端整个流程的畅通,为用户提供了一致性的购车体验; 也为上汽合作商户4S店节省很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使得交易效率提升。
为了实现良好的购物体验,车享平台和经销商、整车厂一边合作磨合,一边把流程做得更顺畅,做到价格的锁定、库存的锁定、服务的锁定和流程的锁定,最大程度地确保用户在线上确定购买的意向,服务承诺也在线下提车、交车、体验过程当中得到100%的满足和信息对称。
上汽做车享平台之初,有互联网观察人士认为汽车企业做的电商平台,可能比较封闭,只是为车企自身品牌服务的一个网站。
但在上汽的规划和实践中,“开放”成为车享平台的本质属性。上汽规划中,车享平台首先向用户开放,更好的倾听、响应用户的需求,不仅要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更要满足用户对服务的需求。不仅要满足用户对功能的需求,更要满足用户对体验、情感的需求。车享平台还鼓励用户在各个业务环节的参与和互动,也欢迎创意与产品开发者参与其产品创新。
“30年前,我们孕育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轿车企业,如今在中国乃至全球,我们和众多的合作伙伴在广泛的领域,合作发展。同样在打造车享平台的过程中,上汽也欢迎大家一起来。”陈虹表示,“大家一起来”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合作,共赢创新的“汽车电商生态圈”。
携手阿里的跨界尝试
今年,一桩签约事项引起国内汽车界和IT界的高度关注。就在阿里巴巴赴美敲钟上市前夕,上汽与阿里还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开发“互联网汽车”。
“重新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临。”上汽经营管理团队认为,眼下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绝不只是开发几款电商平台、app软件或是车载系统那样简单; 对于制造业巨头来说,思维和模式必须从制造业传统向互联网过渡,必须颠覆传统。
上汽集团信息系统部执行总监张新权介绍,目前上汽研发设计团队中有一大批熟悉互联网技术、具有“程序员思维”的开发人员。近年来,上汽自主开发的inkanet车载系统,已由在线导航及信息娱乐服务,向兼容车辆远程诊断和安防服务发展,把电脑屏、手机屏和车机屏整合,实现信息云共享,并开始向车主的生活圈发展。
“开发互联网汽车,意味着自我颠覆。”张新权说,尽管inkanet车载系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但上汽全新的“互联网汽车”并不是原有产品的升级,而是完全从头再来,从源头上重新定义汽车和车载系统。据介绍,“互联网汽车”的目标是使用户通过汽车与网络无缝对接,彻底改变当前车载系统功能简单、用户体验不佳的种种局限。
上汽方面表示, “互联网汽车”计划2至3年内问世。如果市场认可,它将投入量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而将拥有极强的IT属性,比如传统汽车出厂后是固化的产品,“互联网汽车”却能快速迭代,不断更新。
放眼世界,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刚刚起步,却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新进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纯电动车,和车相关的所有信息都可以显示在一块17英寸的中控触摸屏上; 苹果的最新车载操作系统,已获得多个知名汽车品牌的认可与支持。
汽车产业拥抱互联网,必须寻求跨界合作。今年以来,上汽经营团队几乎跑遍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最终与阿里巴巴“一拍即合”。阿里巴巴经营者对上汽经营者表示,阿里永远不会想造汽车,而是明确将自身定位为“数据公司”,希望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此次来沪签约,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带来了阵容空前的13人管理层团队。
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有明确的分工。上汽负责车辆和车内电子架构开发,使之与阿里巴巴的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全面对接。“未来用户面对的不会是一款款复杂繁琐的应用软件,而是人性化的系统,就像保姆或是管家,随时随地可以满足各种需求。”张新权介绍。
为了实现汽车的互联网属性,上汽和阿里巴巴研发能力的融合正全面展开。双方已组成数百人规模的联合研发团队,项目投入采取“开放预算、不设上限”的方式。曾经作为整车企业核心机密的造型设计实验室,向一家行业外的企业敞开大门,过去的不可思议,如今成为现实。上汽互联网汽车项目执行层面负责人闫枫介绍,目前互联网汽车的项目团队正在筹建,包括上汽原有的研发人员、阿里巴巴的开发者,以及社会招聘的“新鲜血液”,大家将坐在共同的办公室里工作,思维碰撞、经验分享、创新开拓,“未来能探索出新的研发模式,比造出一辆互联网汽车更有意义。”闫枫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