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14 |
回帖数:21875 |
可用积分数:9987429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23 |
|
主题:上汽集团自主业务前三季度亏损39亿
上汽自主板块连续第八年亏损
10月底,上汽集团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85.47亿元,同比增长11.72%,前三季度净利润204.09亿元,同比增长13.40%。2013年上汽集团全年的营业收入为5658亿元,净利润355.8亿元。
针对FT报道中 “上汽自主品牌亏损39亿”这一数字,《汽车公社》记者翻遍三季度报告,也没能得出亏损39亿的结果来。
11月中旬,就“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前9个月是否亏损了39亿元”这个疑问,《汽车公社》记者致电上汽集团。上汽集团向《汽车公社》确认,之所以媒体曝出“上汽自有品牌业务亏损39亿元”的消息,可能是媒体把上汽集团母公司报表等同于自主品牌报表的误读。实际上,母公司报表中除了上汽乘用车的运营损益外,还包括集团总部的运营费用、新能源的研发等非乘用车版本的支出部分。
上汽集团的自主板块业务启动较早,但是一直未能实现盈利。在今年6月份一场股东分红大会上,有投资者对此质疑陈虹。而陈虹坦陈,虽然上汽自主品牌在8年间铺开了各个细分市场,但品牌影响力较弱,至今仍未现盈利。主要原因是荣威550、750等中高端车型没有实现规模效益。此外,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也进一步加剧了自主品牌的下滑趋势。
根据平安证券3月份对上汽集团2013年财报的分析显示,2013年上汽集团自主业务亏损一度扩大至65亿元,平安证券分析认为,造成亏损额大幅增加的可能是由于当年自主研发投入当期费用化比例较高所致。对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今年前9个月亏损39亿元的情况,知名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认为,这部分的亏损可能还包括了其他的运营费用,类似研发的投入或者人力成本的支出。
2014年是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扭亏为盈的攻坚年。为此,刚履新的上汽掌门人陈虹动作频频。不仅拔擢此前上汽乘用车前任总经理王晓秋任集团副总裁,并同时担任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还计划在硅谷设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以作为捕捉国外先进技术动态的“窗口”,进一步提升上汽自主品牌的实力。此外,上汽集团还大张旗鼓地进入车联网。
此前,新任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曾提出,“2015年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总体销售目标为50万辆”,而2013年上汽只完成了23万辆,这也是上汽乘用车的盈亏平衡点。至于2014年,陈志鑫再次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极富悬念的任务——“销售26万辆,盈利1亿元”,刚好约为2015年销量目标的一半。
但2014年自主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十二连降”,严峻的市场环境并没有给陈志鑫转亏为盈的机会。根据搜狐汽车数据库显示,2014年1-10月份,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的总体销量为14.35万辆,同比下滑18.92%,距离26万辆的年度目标相距甚远。如果要实现盈利或者不亏损,在未来2个月内,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的销量必须超过8万辆。这对上汽乘用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项目
1-10月累计
累计同比
2013年
上海汽车 荣威品牌
10.14万
-12.22%
15.20万
上海汽车MG品牌
4.22万
-29.94%
7.72万
上海汽车 总体销量
14.35万
-18.29%
22.92万
在所有企业中排名
26
---
23
2014年成自主品牌重创年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施行限购、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从2013年9月份起,中国自主品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十二连降”的残酷局面。为此,于10月份以来,已经陆续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都有点“难看”。
隶属于一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一汽夏利成了“亏损王”,亏损近7亿元,同比下滑600%。而系属同门的一汽轿车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5.76%,但净利润还是同比下滑了68.37%。同样出现赤字的还有江淮汽车,这也是江淮汽车五年来的首亏。
而在新能源车经营地风生水起的比亚迪同样面临利润下滑的尴尬。有自主品牌盈利“常青树”之称的长城也出现了利润消褪了,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了9.49%。在众多自主品牌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唯独长安汽车逆势飘红,净利润同比增长155.23%。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