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再生铅产业格局渐变
2008-03-09 16:08: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汇之巅
发帖数:1779
回帖数:212
可用积分数:729667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14-04-23
主题:中国再生铅产业格局渐变

我国铅储量居世界前列,但铅矿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发展再生铅产业可以减少原生铅矿石的开采量,生产再生铅可以从铅废料中直接回收,不需要像生产原生铅那样经过采矿、选矿等工序,再生铅生产成本比原生铅低38%。此外,再生铅能耗仅为原生铅的25.1%~31.4%,每生产1吨再生铅,可节约1360千克标煤,减排固废98.7吨,节水208吨,减排二氧化硫0.66吨,大大减少铅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在资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大力发展再生铅,使铅金属进入生产-消费-再生的良性循环,是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

  中国再生铅生产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1978年后才形成独立的专业化再生铅企业,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产量从1996年的2.8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45万吨。与以往“小、散、乱”的格局不同,近几年随着行业政策的陆续出台,新技术、新设备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再生铅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政策篇

  再生铅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和环保优势,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能够有效解决我国铅资源短缺、铅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最近5年来,规范再生铅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施行,它对再生铅生产在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效。同年10月,《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发布,明确指出废铅酸蓄的收集、运输、拆解、再生铅企业应当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之后方可进行经营或运行。不过,此项政策只是指导性文件,对于当时的产业格局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出台,但是它并没有管理法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可操作性较为欠缺。

  在再生铅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以“资源化、减量化、再生产”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理念逐渐在再生铅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得以体现。2007年,成为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的“分水岭”。除劣:行业准入条件

  我国的再生铅企业以小企业居多,行业整体水平低,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2007年3月10日发布的《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分别从生产规模、工艺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等方面对铅锌行业提出了明确的条件要求,其中对再生铅的要求是:现有再生铅企业的每年生产准入规模应大于1万吨;改造、扩建再生铅项目,每年规模必须在2万吨以上;新建再生铅项目,每年规模必须大于5万吨。鼓励大中型铅冶炼企业并购小型再生铅厂与铅熔炼炉合并处理或者附带回收处理再生铅。铅再生利用项目资本金比例要达到35%及以上。新建及现有再生铅项目,废杂铅的回收、处理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必须有节能措施,确保符合国家能耗标准。每吨再生铅冶炼能耗应低于铅130千克标准煤,电耗低于100千瓦时。新建再生铅企业铅的总回收率大于97%,现有再生铅企业铅的总回收率大于95%,冶炼弃渣中铅含量小于2%,废水循环利用率大于90%。

  《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提高了再生铅准入门槛,有利于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集中度,使一大批环保不达标、技术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小再生铅企业淘汰出局。扶优:循环经济试点

  200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被列入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再生铅企业有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豫光金铅(爱股,行情,资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名单中,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榜上有名。

  据悉,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能耗下降12.1%,废旧有色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相当于年产量的25%左右,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具备了雏形。公平:福利企业政策

  再生铅企业中的福利企业不在少数,长期以来,福利政策成为企业间成本竞争的筹码之一,而原有政策的不完善导致了竞争的不公平,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7年6月,国家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在全国统一实行了新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再生铅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这次国家关于福利企业税收政策的重大调整,改变了以前对福利企业给予返还全部已纳增值税的照顾: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办法。靠吃福利饭生存的再生铅企业将不得不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上下功夫。协调:相关配套政策

  2007年3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对再生资源的定义、分类、回收、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有效规范了再生资源的回收秩序。对于今后制定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有参考价值。8月,《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和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开题论证会召开,旨在引导环境管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规范收集和处理处置行为,推行清洁生产,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用于环境管理全过程污染防治技术选择、污染控制要求,以及指导相应回收利用行为提供管理和技术依据。9月,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的增值税政策也进入了最后调整阶段,恢复增值税的完整链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必然。

  2007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对全国人大环资委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初审。今年,该法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再审。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制定与《循环经济法》配套的相关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指南等,但是目前除了机电拆解场地技术规范已经出台外,其他的相关政策、指标等仍然缺乏。

  推动再生铅产业的规范与发展,政府的立法和监管是关键。国家应有近期和长远规划,产业政策应该有利于再生铅行业技术水平、环保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再生铅企业。2007年,行业准入政策的出台开启了再生铅产业发展的新里程,涉及回收、监管、税收、环保等各个方面的政策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一个越来越健康的政策环境中,中国的再生铅产业将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全新面貌。市场篇

  长期以来,我国的再生铅产业发展缓慢,由于受到市场和回收渠道等因素的限制,绝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技术装备落后,普遍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法制环境的健全,近几年国内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