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太阳能板块还有戏吗
近日, 随着国际油价的深幅下跌, 在上半年熊市中相对坚挺的太阳能板块股票价格也开始下挫, 幅度丝毫不逊于大盘。 投资者开始迷惑, 太阳能板块怎么了?在这里, 我们先要澄清一个概念, 即这轮中国太阳能股票的下跌, 并不等同于中国太阳能应用的退潮。 所谓的太阳能产业,这里先狭义地定义为太阳能光伏产业, 就是利用多晶硅电池发电的产业。
全球太阳能发电需求及成本
应该说, 人类长远的能源需求, 至少在太阳能行业找到了较现实的解决方案。 据统计, 只要把中国西北荒漠的太阳能资源利用7%, 就已经超过了全国的全部发电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的太阳能行业应该算是刚刚起步。
现在, 全世界利用太阳能发电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和西班牙。在欧洲其他国家当中, 英国由于多阴天, 法国主要是利用核能,所以, 这两个国家的太阳能需求较少。 有资料表明, 2007年, 德国贡献了全世界50%的太阳能需求。 德国政府规定, 每年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电费降低6%左右。 由于德国常规能源价格本来基数较高, 通过常规能源的不断调价和太阳能能源的不断降价, 使得德国国民逐步适应太阳能能源的高价格。 其次是西班牙, 全球13%的太阳能需求来自这个南欧国度。西班牙政府通过每年约2亿欧元的补贴, 使得国民可以消费得起太阳能能源。 美国的太阳能需求则占世界的12%, 剩下的主要太阳能需求国有日本等。
那么, 太阳能发电的电池成本如何呢?
当前太阳能发电最常规的方法是用多晶硅电池发电。多晶硅电池的主要原料是多晶硅,占电池成本的85%左右。 一般来说,多晶硅原料每公斤的制造成本为50美元左右,由于国际油价在这一两年来才脱离了低油价区域,所以,太阳能需求近两年凸现爆发性增长,而多晶硅产能一下子难以释放,供需矛盾使得多晶硅价格一飞上天。今年上半年,多晶硅的价格最高超过了每公斤500美元 (2003年的价格只有30美元左右)。
从50美元的生产成本,到平均300、400美元的售价, 其利润之大堪比军火,所以,这也造成2007年以来多晶硅行业的超级景气。
国内多晶硅产能与价格分析
2006年, 中国的多晶硅原料产量只有区区260吨, 2007年扩张到1000吨, 其中, 涉及到上市公司的就是由天威保变投资的新光硅业项目。 它于2007年生产了200多吨多晶硅原料, 而2008年预计要生产800吨。 假设按照每吨200美元的价格销售, 每吨可赚150美元, 合1000元人民币计算, 整个项目估计可赚约8亿元人民币 (天威保变占其中35.66%的股份)。
不仅如此, 天威保变还在四川和上市公司乐山电力和川投能源合作, 分别建立了乐山和新津两个3000吨的多晶硅项目, 到2010年之后, 如果所有项目达到满产运转, 新光、 乐山、 新津三大基地总共可以生产近7000多吨的多晶硅, 天威保变在其中要占相当的比例。 如果那时的多晶硅每吨可以售价100美元, 天威保变的利润将极为丰厚。
但是, 天威保变能够获取这么大的毛利率, 是在假设多晶硅价格还维持在每吨180美元高位的基础上, 而多晶硅价格能够维持高位, 是在假设全球多晶硅产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前提下。 但是,随着多晶硅诱人的暴利前景, 全世界各国正在蜂拥上马诸多多晶硅项目。 预计到2011年, 中国的多晶硅产能能够达到2万吨左右,仅赛维LDK公司一家就在雄心勃勃地筹划1.5万吨的产能。 而在全球范围, 基于暴利, 传统的多晶硅7家大厂的产能扩张也非常迅速(见表1)。 预计到2010年, 全世界的多晶硅产能能够达到8.4万吨。
这么大的产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多晶硅的价格也许再也不能高高在上。 也许真的到了那一天,多晶硅的价格可能就在每公斤七八十美元。 不过,即便是这个价格, 相对于那时30美元的成本,也已经是100%以上的暴利了。
由于产能扩张导致价格下降,投资多晶硅项目的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已经不如上马这些项目时那么乐观了, 这就是当前国内对于太阳能上市公司长期业绩的担忧所在, 也是最近一直坚挺的太阳能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松动的重要原因。
但是, 不同的意见始终存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 随着多晶硅价格的直线下跌, 利用太阳能的电池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如果多晶硅价格能够比现在的价格下降三分之二, 意味着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将在现在的基础上下降一半以上。 这意味着目前利用太阳能发电每度电1.5元人民币的价格能够下降到折合人民币0.8元, 用户的接受程度会大大提高, 整个太阳能的需求市场就能呈现爆发性增长。 从逻辑上预测, 当国际油价达到200美元以上的时候, 多晶硅价格跌破每公斤100美元、 甚至80美元的水平, 太阳能发电的0.8元价格就基本能和传统能源发电的价格相当。
一旦到这个时候, 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乐观的投资者认为,全世界就算有8、9万吨的供给, 届时一下子也不能满足全世界的庞大需求。从这点看,多晶硅原料的供不应求将是长期的现象。
国内太阳能板块大点兵
从国内多晶硅生产的领先企业———天威保变的企业战略中, 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逻辑。 天威保变通过依次上马的三个多晶硅项目: 新光、 新津、 乐山, 争分夺秒地扩大产能。 如果多晶硅产品价格一直维持高位, 其将坐享高收益的盛宴; 如果多晶硅价格如大多数人的预期, 一路走低, 其产能一路扩大, 总收入还是能够保持不变业绩还能保持非常高的水平。
现在, 天威保变的主营业务是两项: 传统变压器和新能源, 涉足多晶硅太阳能行业、 薄膜太阳能行业、 风能行业。 在其2008年中期的净利润构成中, 净利润达4.69亿元, 其中, 参股太阳能产业贡献了3.22亿元, 占总体净利润的65%。
在太阳能行业中, 天威保变主要通过参股在美国上市的天威英利25.99%的股份, 占据了太阳能电池的上游。 上半年, 该项目对天威保变的利润贡献达到19448万元,是天威保变利润的最大来源, 现在该项目二期即将投产。 在太阳能电池的上游多晶硅产业中, 天威保变通过参股的三大项目逐次盈利, 上半年, 第一个项目新光项目还未满产, 已经贡献了12455万元的利润。在太阳能另外一个方向薄膜电池行业中, 天威保变拟投入11亿多元, 进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的研发生产。 另外, 天威保变还在在风能行业中另辟战场, 在风力发电机的整机和叶片领域, 投入巨资跟随行业发展。 现在, 天威保变已经形成了新能源的产业链, 在新能源各个方面多头并进。 有业界人士认为,天威保变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为风险投资公司, 说不准在这几项新能源投资中, 有哪个会突然又派生出新的爆发性增长点。相对于天威保变, “太阳能三雄” 中的川投能源和乐山电力参股多晶硅项目的上市公司的风险就相对大些。 除此之外, 国内还有一些参股太阳能的公司, 如通威股份、特变电工等, 其产业规模和未来远景都要稍逊于上述太阳能企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