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99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085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6-26 |
|
主题:京东方的逆势成长之路
京东方上市14年的发展道路,让人实在看不明白。高融资、高亏损、高补贴是资本市场对京东方的印象,上市以来几度背负亏损压力,高投入如何换来高回报?“产能是否过剩”是行业市场对京东方的质疑,无论是投资5代线还是8.5代线,液晶面板到底过不过剩?“产品去哪了”是消费市场对京东方的疑惑,作为站在消费电子大佬背后的隐形品牌,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立品牌?
北京商报记者日前近距离观察京东方,揭开一个在各方压力和误解中逆境成长的京东方,不仅扭转了原有亏损,还开始了建设自有品牌的新历程。
走进8.5代线: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位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一路上的京东方北京8.5代线并不难找,这个有着银灰色外表的庞大建筑群,占地面积几乎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大小。据介绍,京东方北京8.5代线总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厂区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京东方北京8.5代线在2011年9月全面量产,京东方从而实现了从1.5英寸到110英寸全系列主流液晶面板的国产化,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困扰多年的“缺屏之痛”。
与参观其他公司生产线不同,进入生产车间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鞋套,因为液晶面板的生产需要很洁净的环境。整洁、有序是北京商报记者对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第一印象。作为参观工厂的向导,京东方副总裁张宇一边敲着外墙,一边为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这些建筑能抗8级地震,而且整个生产车间要达到无尘的效果,所以其建筑成本非常高。”
参观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生产车间并没有看到轰轰烈烈的生产场面,站在玻璃墙的厂房外面也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员。据介绍,京东方北京8.5代线是采用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模式。这些设备也都处于全自动运行中,对于看惯了人员密集的家电整机生产线的人来说,这里显得非常冷清,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展示间,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京东方北京8.5代线包括阵列、彩膜、成盒和模组四部分生产工序,也就是说,从玻璃基板进来到电视机、显示器出去,都会在这条生产线上完成。很多生产过程都在设备内部运行,从外面几乎看不到产品的制作过程。
豪赌的回报:产业政府迎双赢
从2006年起,京东方开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潮,总额超过700亿元。因为历年融资数额巨大,京东方被业内称为“圈钱王”。
据了解,2009年在京东方合肥6代线的项目上,合肥市政府及其政府投资平台在175亿元的总投资额中,出资30亿元参与定向增发。在2010年北京8.5代线项目所需的280亿元中,北京市政府下属投资平台不仅直接对项目公司投入85亿元,还以40多亿元参与定向增发。随后的重庆8.5代线建设也出现类似情况。
在2012年以前,京东方一直被高亏损所困扰,也让企业和地方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但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财报预示着,此前被误解的京东方在完成两年盈利之后,2014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京东方的巨额投入开始慢慢“开花结果”。
大兴区委副书记梁胜曾透露,京东方建设5代线,北京市政府投入29亿元,这是当做股本金形式投入的。其中,北京市通过减持部分股票拿到了18亿元的现金,同时市政府持有的股票市值超40亿元。另外,京东方5代线缴税已超过20亿元。“即使不算社会效益,单纯计算直接经济效益,政府的投资都是赚钱的。”
京东方的投资还拉动了相关产业在北京的投资。以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为例,京东方北京8.5代线拉动了产业园总体投资额达650亿元,北京地区上下游企业103家,年产值近千亿元。
巨额投资在产业上的回报也开始慢慢体现。从2010年开始,国产大屏液晶电视的价格开始持续下降。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液晶面板占到液晶电视整机制造成本的75%,由于国内以前长期不能生产大尺寸液晶面板,只能依赖进口。以2010年为例,当年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00亿美元。
产能过剩论:十年质疑皆浮云
在资本市场饱受质疑的同时,面板过剩论也一直是近些年来老生常谈的话题。
最近几年,国内液晶生产线不断上马。除京东方外,TCL旗下华星光电也先后在2010年和2013年投资100亿元和244亿元,上马两条8.5代线。此外,加上LG、三星在国内面板厂的陆续投产,国内大致已有12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是否过剩”一直是行业人士对京东方不断投入新产品线的担忧。
张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从京东方投产全国第一条5代线以后,产能过剩这个话题就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的显示面板产业,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过。做了一条产能过剩,做了2条产能过剩,到现在我们已经做了7条,从2005年开始,一直说到2014年,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液晶面板产能也没有过剩。”
京东方去年三季度的财报也验证了这一点。去年,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京东方北京5代线、成都4.5代线、合肥6代线及北京8.5代线仍保持满产满销。
近年来,电视、手机等行业向大尺寸发展给了液晶面板巨大的市场空间。而随着智能家居等新行业启动,液晶面板的应用领域也开始不断延展。在京东方的产品展厅,北京商报记者开始充分体验到,未来无处不在的界面世界:一块艺术品橱窗的玻璃,打开就是一台液晶电视;冰箱的前面板不仅可以看电视,还可以记录包括温度湿度、生活小常识以及各种手写的祝福语;汽车前排的电子屏,驾驶员看到的是导航信息,而副驾驶乘客看到的则是电影大片……
张宇表示,无论信息社会如何发展,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80%还是依靠眼睛,入口就是各种界面。包括电脑界面、手机界面、平板界面,现在还有各种可穿戴界面,这些新形态消费电子都需要屏幕,这就是京东方的生意经。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这种界面的需求肯定是越来越大。
产品去哪了:背靠大树不乘凉
在美国刚刚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三星展出全球最大尺寸110英寸8K超高清电视,不过其显示屏并非三星自产,而是采用了京东方研发的产品,这也是全球首款110英寸8K超高清显示屏。
其实不止三星,海尔、海信、创维、康佳、联想、华为等知名消费电子企业都是京东方的客户。
2006年底,京东方(BOE)进入车载显示领域。仅八年时间,就从一个初入者成为中国公共交通车载显示屏主要供货商。京东方(BOE)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在公交、地铁、高速铁路车载显示屏领域,其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40%、60%。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京东方的显示技术和产品在金融、医疗、交通、车载等多个商业领域也有了广泛应用。
中国有句俗话:“背靠大树好乘凉。”但京东方显然不想这样做。据张宇透露,目前京东方正在努力将BOE Alta打造成高端品牌,这将为京东方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据悉,京东方的BOE Alta电视目前售价2.3万元。
张宇对北京商报记者说:“中国的产品原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很低廉。我们要建立真正具有高品质的品牌。要创造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国产品,而不是仅仅一提到中国产品,就是很廉价,就是靠价格与人竞争,因为我们完全有实力可以创造自有高端品牌。”但张宇也承认,为了不跟现在的客户群体产生冲突,京东方就得走差异化道路,从细分的市场来做,因此这款终端产品定位于高端小众市场。
张宇最后称,“中国整体经济进入新常态,改变以往投资驱动增长的模式,下游企业也在努力从代工、山寨品牌、低端品牌向中高端转型,作为上游的京东方也必须适应这个潮流”。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