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东北制药:2014年报净利润8708万 同比增长11.96%
2015-04-12 17:53:3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14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7427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2
主题:东北制药:2014年报净利润8708万 同比增长11.96%

 一、2014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2014年   2013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2年  
营业收入(元)   4,333,321,643.53   3,870,591,227.63   11.96%   3,864,913,099.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87,075,016.25   -166,962,667.70   152.15%   8,103,657.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8,762,497.79   -208,430,401.39   95.80%   -361,015,930.6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46,990,983.70   -266,384,700.48   117.64%   86,090,004.6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22   -0.50   144.00%   0.0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22   -0.50   144.00%   0.0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37%   -10.53%   141.50%   0.49%

  二、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报告期末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   股份种类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5,016,813   人民币普通股   75,016,813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6,638,946   人民币普通股   56,638,946  
中国工商银行-宝盈泛沿海区域增长股票证券投资基金   5,763,652   人民币普通股   5,763,652  
宝盈鸿利收益证券投资基金   4,500,000   人民币普通股   4,500,000  
中国工商银行-融通动力先锋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2,299,910   人民币普通股   2,299,910  
李树官   1,406,500   人民币普通股   1,406,500  
程裕民   1,045,800   人民币普通股   1,045,80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宝盈先进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999,937   人民币普通股   999,937  
周莹晶   806,600   人民币普通股   806,600  
陶萍   751,601   人民币普通股   751,601

  三、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不分配不转增。

  四、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概述:

  2014年公司坚持战略发展方向,聚焦全力扭亏、突破困局;全面提效、共享发展的工作方针,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特别是经营管理、搬迁改造、定向增发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实现经营性扭亏,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亿元。

  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1.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加166.7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7亿元,同比增加117.64%。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主导板块流程再造全面展开。营销部门按照利润创造中心定位,整合成立原料药和制剂两个营销中心,独立面向市场,规范渠道和价格。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按照成本控制中心定位,保质、保供、保安全,与市场对接。以产品为中心,各板块重新梳理内部组织架构,按照产品划分作战团队,聚焦产品、市场导向,提高了市场反应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内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按照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换代的思路,从压缩传统管理线条入手,转变管理方式,将垂直管理变为点对点的监管和服务,母子公司全面预算、结算、核算“三算合一”,运营效率、监管效率成倍提升。全力推进绩效体系建设,规范劳动关系管理,全年全口径优化487人,员工结构得到改善。质量管理表格化系统推进,质量问题全面扫描、紧密跟进、有效解决。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节能减排监督考核,保障企业规范平稳运行。

  制剂板块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2014年公司制剂板块业务再上新台阶,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7.97亿元,毛利率45.46%。制剂业务板块规模约占主营业务规模42.19%。

  标志着公司从原料药生产为主向化学制剂药生产为主的转型全面完成。公司持续调整完善制剂销售体系组织结构,完成主导产品的管理布局和区域布局;高端医院、OTC、基础医疗市场开发同步进行,围绕核心产品开展临床研究和学术推广,提升产品学术品牌地位,促进重点产品爆发增长。同时注意强化政府事务工作,成立政策事务委员会,应对新一轮基药招标。积极探索大数据与市场管理的结合应用,为产品发展、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原料药板块控亏能力明显增强。原料药生产克服搬迁生产双线作战等诸多困难,主导产品VC、吡拉西坦、左卡及系列产量超额完成计划。通过优化采购模式,应用新工艺、新装备,成本降低。原料药营销紧紧围绕效益和终端两条主线,从优势引领、市场竞合、控制销售节奏入手,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医药商业板块及其他业务板块取得新进展、呈现新亮点。

  2014年,供销公司紧密围绕管理提升、市场拓展开展工作,实现年初经营目标。新版GSP认证一次性通过,获得东北首家医药电商资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设计公司取得工程总承包资质。百万公司大力开拓外部业务。生物公司积极开展营销布局,专家队伍初步建立。装备制安公司实现机电安装总承包二级资质升级。

  报告期内,原料药搬迁工程高水平推进。目前,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2.5亿元,18个子项目顺利交付,全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全年没有安全事故发生,成为沈阳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新亮点。脑复康项目提前2个月完工。磷霉素钠、磷霉素钙、PG05、硫糖铝4个产品拿到GMP证书,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产品顺利通过新版GMP现场检查。磷霉素钠、磷霉素钙、硫糖铝3个产品正式投产。行政办公大楼、总更楼、活动中心等陆续投入运行,支撑公司发展的硬件水平得到提升。

  按照“资本市场扩容”的战略规划,2014年7月18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成功,溢价率16.22%,募集资金11亿元,公司信用等级、征信情况和融资手段发生根本性变化,资金状况得到根本性好转,全面提升了行业、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东北制药(000597)的信心,降低了融资成本,为下一步资本运作打开了通道。

  2014年11月3日公司完成了2009年公司债券的本息支付,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13年的78.83%降至67.79%。

  2、收入:

  从收入结构对比可见,主营业务各版块收入均有所上升,原料板块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0,292万元;制剂板块收入同比增加13,801万元;医药商业收入同比增加11,912万元。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产业链配套齐全,自供外销优势原料药。

  2、公司拥有强大的制药优势,制剂年产能133亿片(支、丸、粒、枚、瓶)。

  3、公司产品品种结构合理、销售网络完善、营销队伍专业,经营推广活动覆盖全产业链条。

  公司根据战略布局需要,编制了《东北制药产品发展实施纲要》。明确了领袖型产品和专家型产品两大系列21种产品的技术进步、质量提升、临床研究以及系列化的方向和路径。真正将产品发展规划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从全局性和整体性两个方面统筹考虑安排,并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确保落实到位。

  4、公司为辽宁省AAA级企业,公司拥有优质的医药商业物流与分销平台,并拥有医药电商B2BB2C资质;具有危险货品运输资质,可提供进出口贸易全程一站式服务。

  5、公司拥有国家甲级医药工程设计公司和多种资质的医药工程领域装备制造安装公司。

  6、公司科研实践丰富,技术实力雄厚,拥有集原料药到制剂产品中试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技孵化平台。按照“创新思维提半格,研发实践抢半拍”的要求,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聘请陈凯先院士为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经辽宁省科技厅批准,组建了化学制药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与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化工(000698)大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持续增加。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市场分析:
  今年以来医药制造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所下降,但对比进入“新常态”的我国宏观经济7.4%的增速,医药行业仍展现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也由传统的“制造”向“服务”转变,2014年医药行业的走势可以概括为:医药经济环境压力较大,虽保持较高增长、但增速放缓;药品市场格局调整,零售竞争更趋激烈;药价水平整体趋降;新一轮企业并购来临,集中度提升。公司对2015年医药行业走势的展望如下:

  2015年医药经济环境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存,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1、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国内GDP目标调整至7%,虽然药品的需求仍然旺盛,但是整体经济的走势仍然将持续影响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

  2、医保基金缺口将持续转移给医药生产制造企业。

  3、2015年各省的基药招标进度将加快,竞争性品种再临降价压力。随着医药制药行业的利润持续降低,医药行业内部的整合将进一步加剧。

  4、国企改革给国有医药企业带来机遇,传统行业将加速进入医药大健康领域。

  5、公立医院改革、鼓励民营医院发展、取消以药补医、引入市场化价格机制等政策,加上抗菌药物限用、药品招标、医保控费等因素,有利于整个医药系统的长远健康发展;6、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将为医药行业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个以制药为核心,全产业链紧密协同的大型医药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清晰。

  按照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市场要求,调整完善企业自身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公司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把东北制药从传统的生产管理型企业,真正打造建设成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属性的市场主体。

  企业品牌:把健康送给您。这既是公司向消费者、向全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东北制药整体对外形象的集中表达和展示。

  发展愿景:公司有朝气、产品有名气、员工有福气。这既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回应了员工的期盼。

  核心价值观:一切为了健康,向未知与不可能挑战。这既是道德追求,也是行为准则,是公司实现战略的信条。

  (三)2015年度计划:

  新一届董事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公司的机制体制改革:2013年,公司完成了“厘清了管理边界,厘清了管理职能”的第一步改革,公司当年经营性减亏1.3亿元。

  2014年,公司推动了“内部的流程再造,提高运营效率”的第二步改革,公司当年经营性减亏2.1亿元,实现扭亏。

  2015年公司将适时启动第三步改革,推动管理重心进一步下沉,以各生产车间、各产品营销单元为基本核算单位,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让管理神经大幅缩短,反应效率极大增强,以核裂变效应,形成一批面向市场的优秀营销、生产单元。

  2015年公司将按照“抓产品,提质增效;抓创新,复兴东药”的工作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形成营销牵动、生产保障、科技支撑、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创效模式,确保主要运营指标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加速推进东北制药复兴进程。

  1、抓产品:

  认真落实产品发展实施纲要,分解形成年度产品开发计划,与商业计划对接,使产品研发、技术进步、生产保障、市场营销紧密协同,支撑产品发展。左卡尼汀、磷霉素、小檗碱等5大领袖型系列产品,通过顶层设计和规划,利用产品技术性垄断的优势,形成生产、销售和价格主导权;通过聚集研发资源,快速形成代差品种跟进,最大化的发挥集群效应,成为支撑公司发展中流砥柱的系列产品。长春西汀、吡拉西坦、维生素C等16大类专家型产品,通过持续开展技术进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通过延伸发展系列化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模式。

  2、抓增量:

  制剂营销以产品线模式为依托,建立专业化营销体系。按照“市场增量、人员增加、费用率降低”的要求,打造特色营销体系。聚焦重点品种,发力终端,加强学术推广和政府事务工作,必保卡孕栓、整肠生等重点产品实现快速增量。提高终端覆盖及单产,动态增加终端推广人员,新增终端客户10%以上。

  原料药营销发挥整合优势,提升盈利能力。站在全球市场的高度,统筹产品布局,围绕产品、贴近终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新增客户业务规模目标占比5%以上。全产业链联动,扩大销量,保证生产开工率。加强差异化分级销售,大力开拓高端VC、吡拉西坦市场,做好优势品种市场分析和形势预判,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医药商业深化变革,提升竞争能力。供销公司按照打造模式、规范管理的要求,加快提升运行质量。启动实施B2B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探索新型业态下的医药商业模式。借力新一轮基药招标,提升市场覆盖率,实现医院业务新突破。大药房连锁公司加快明确发展方向,面向市场、深化改革,提升营销策划和专业服务能力,夯实基础管理,提升品牌形象,形成东北制药特色的商业盈利和扩张模式。

  医药工程设计、制造和安装要抓紧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大力拓展外部市场,加快形成和主导板块相适应的规模体量和效益水平。生物公司加快推进抗艾诊疗一体化,实现医院销售突破。

  3、抓效益:

  制剂生产加强产销衔接,优质保供。从提升能力、提升效益入手,释放变革潜能,科学组织,集约排产,充分发挥产能优势,确保磷霉素钠、其仙、整肠生、左卡等重点产品实现增产目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内在质量,做好重点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加强上下游产销衔接,合理控制库存,有效降低采购费用。

  原料药生产以降本增效为重点,落实产品合伙人制度,生产车间与产品营销单元直接对接,科学排产,快速响应,提升服务市场水平和效率。加快形成细河厂区高水平经济运行模式,确保搬迁产品链优质保供,确保完成控亏目标。

  4、抓项目:

  按照商业计划安排加速推进各项在建工程建设。科学筹划、提前准备、合理安排各项目施工时间及力量投入,建立健全责任倒查机制和严格的后评价机制,做好项目计划、预算、实施、验收等各环节监督检查,努力提升各单位项目管理水平。

  5、抓创新:

  以产品线、科室病种为主要维度设置机构、开展研发工作,加速研究院融入研产销管一体化链条。高度关注现有产品持续创新和技术水平加速提升,强化技术线路研究,系统规范科研项目立项管理,使产品开发走在生产发展的前面。大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转化。

  2015年预计完成10个以上产品中试,15个以上的工艺技术进步项目。争取获得3个以上注册批件,完成9个以上新产品注册申报。强化与行业内顶级专家科研合作,形成东北制药主导产品领域顶级专家网络平台,着力推进科技并购工作。

  6、抓管理:

  加快财务统管进程。按照整体性、系统性统筹管理的要求,以信息化管理工具为抓手,加快推动向专业化财务公司转变。进一步加强内控监管工作,适时推进公司政府事务统管,降低风险,形成合力,加快发展。

  落实责任,切实抓好环保工作。依靠科技创新,推广节能装备技术应用,实现高效供能。

  依法合规处理三废排放,做好监管工作。统筹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聚焦产品内在质量,改进工艺水平,优化质量管理流程,严格按照GMP、GSP要求,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严格供应商控制,强化售后服务,确保质量体系合规运行。

  7、关注股东权益,关爱员工成长。

  加强市值管理,畅通沟通渠道,进一步密切投资者关系。加强员工权益保障,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经营业绩与员工收入上下浮动联动机制。进一步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实施全员体检,提升职业健康水平,让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四)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1)产品招标风险。

  公司预测2015年将是基药招标大年。根据部分省份已经陆续开展药品招标工作情况看,各地招标方案和实际执行依然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公司在争取到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亦会造成部分品种毛利率的下降。

  (2)药品降价风险。

  公司预计国家发改委针对医保目录品种的价格调整将会持续,行业性降价政策将陆续推出,会给公司的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3)药品研发风险。

  公司基于未来发展所需,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药品的研发。随着公司越来越重视药品的研发和药品研发阶段的不断深入,公司的投入力度也将不断增加,国家监管法规、注册法规日益严格,新药研发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研发周期可能延长的风险。

  (4)环保风险。

  本公司产品众多,涵盖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性排放物,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国家环保政策的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司的环保风险。

  上述风险因素是公司根据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但该排序并不表示上述风险因素会依次发生。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关注,积极应对,力争2015年经营目标及计划如期顺利达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