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银行业:多种利空促使板块下调
经过去年11月以来的中期下跌,目前银行业整体估值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目前行业平均08年动态市盈率23倍。随着银行年报的陆续公布,预计漂亮的业绩将在盈利能力、成长性和资产质量等方面超过市场预期,进一步夯实银行股的业绩成长趋势。
一月份货币数据出炉,M2和贷款增速较快
1、货币供应量M2增速明显高于上月
货币供应量M2增长18.94%,增速明显高于上月。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94%,增幅环比07年12月底高出2.22%;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72%,增幅环比07年12月底还低0.29%;市场货币流通量(M0)同比增长31.21%。M1增速连续三个月下降、M2增速止跌反升使两者之间的剪刀差在1月底明显缩窄,反映节前活期存款的大幅下降和多家银行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争夺定期存款的成效。
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略高于上月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74%,增速略高于上月。增幅环比07年12月底高0.64%,逆转从去年11月开始的连续两月增速环比下降趋势,反映去年末的贷款增速急刹车和今年年初银行贷款投放的重新开闸。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
3、人民币存款增速低于上月
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5.12%,增速低于上月。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2%,增幅环比上年末低0.95%。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2244亿元,同比少增2400亿元。1月底存款余额的减少应该主要是活期存款部分,反映每年在春节前夕的现金使用量激增,包括企事业单位发放奖金和个人提现消费等。
4、一月份M2和贷款增速较快原因分析
贷款余额的增速略升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去年四季度银行贷款增速被严格控制,造成大量贷款申请从去年四季度就在银行排队积压,只等2008年开始就可批准、使用08年的贷款指标,所以1月发放贷款量激增;而另一方面年初管理层规定08年银行放贷速度必须“按季调控”,大概节奏是“35-25-20-20”,所以即使1月份放贷使用08年的贷款规模,但是仍不能过分超出“35%”的一季度规模占比,这与往年银行在上半年几乎用完全年贷款额度是很不同的,所以今年一月贷款余额增速虽止跌回升,但程度并不剧烈。贷款发放的快速回暖直接扩大了货币乘数,造成M2在1月的同比增速达到近12个月的峰值。
多种因素形成空头预期,促使二月份银行板块延续一月下调走势
利空一
兴业、招行揭开二月份银行限售股解禁高峰:兴业银行共计32.79亿股于2008年2月5日起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65.6%,占解禁前流通股份的468%,占解禁后总流通量的82%。以2月4日兴业收盘价计算,需要约1471亿元资金来承接这批解禁股份。
招商银行2月27日共有25.32亿股限售股份解禁,占总股本的17%,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53.75%,占解禁后流通A股的35%。以2月4 日招行收盘价计算,需要约769亿元资金来承接这批解禁股份。
由于这两支银行股解禁的限售股份的绝对和相对比例较高,对资金量要求巨大,所以市场在两股解禁日前期分别出现对该个股的大量抛售,造成股价重挫。但在解禁日到期之后,两股均止跌反弹,反映一是前期解禁利空已暂时消化,二是限售股股东应该不会在此时低迷的价格区间抛售,而静待银行优秀业绩发布、从而在较好的价位逐步减持应该是更明智的选择。
利空二
浦发巨量再融资,引发市场资金恐慌:2月20日市场突然流传浦发银行将“增发10亿股,融资400亿”的传闻,引发该股从当日开盘即被大量抛售,最后以跌停板作收。并且浦发的急跌也带动多家银行股剧跌超过5%,反映市场对今年A股巨量再融资的恐惧和对今年银行板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担忧。2月28日,浦发在年报内确认了增发计划,实际拟公开增发不超过8亿股和10送3的送股计划。考虑除权并以前日收盘价计算,实际增发融资金额应该不超过250亿元,远低于之前传闻的金额,可能是考虑市场反应后的折中结果。
利空三
一月份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加深市场对更多调控手段的预期:继14日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月货币投放重新加快之后,18日、19日公布PPI和CPI分别站在6.1和7.1的历史高位,引发市场对近期内出台再次加息等调控手段的担心,直接表现在银行股的整体盘整下跌走势上。
利空四
对“中国式次按危机”的担忧仍然笼罩银行股:市场担心诸多负面因素会促成银行不良贷款在今年爆发,对其原因猜测主要来自几方面:(1)房价下跌造成按揭“负资产”;(2)银行贷款规模严控和利率大幅上涨造成部分企业周转困难;(3)出口型企业的销售受美国市场消费能力下挫影响;(4)通胀造成企业原料成本骤升;(5)新劳动法带来企业人力成本大幅攀升等等。
目前我们仍然认为爆发“中国式次按危机”的概率较小:一是美国次按危机已是前车之鉴,我国政府在调控房价时将考虑对银行资产价值的可能影响,所以房价平均下调到七成以下的可能性不大,银行账面应不会大面积地出现负值的按揭资产;二是我国银行以按揭资产为基础创造的衍生产品还比较少,所以即使部分按揭贷款出现违约,也不会通过整个行业的衍生产品链而造成蔓延性的金融危机;三是即使由于今年部分企业经营环境相对困难,从而新增不良贷款发生概率高过去年,但同时今年银行的人民币贷款规模也在以行业总增量不超过3.63万亿的速度快速增长,所以实际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占比(%)应该不会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根据最近我们和上市银行的沟通,目前从银行经营角度来看,还没有发现不良资产抬头的迹象。
行业指数与重点上市公司市场表现
2月份金融行业总体下跌0.89%,表现在所有板块中处于倒数第三。在各金融子行业中,银行板块略涨0.57%,略优于金融行业整体表现,但仍逊于沪深300指数1.35%的涨幅。
受银行板块下调影响,本月第一创业重点推介的银行股票组合整体下跌-3.83%,但表现低于银行行业指数(下跌-0.31%),也低于沪深300指数(上涨2.24%)的表现。本月组合内相对表现较好的个股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两股收盘价均基本与上月底持平;跌幅最大是交通银行,本月下跌3.05%。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经过从去年11月以来的中期下跌,目前银行业整体估值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以2月29日收盘价计算,行业平均08年动态市盈率23倍,市净率5.2,PEG0.8。并且随着银行在3月公布07年年报、在4月公布08年1季报,预计漂亮的业绩将在盈利能力、成长性和资产质量等方面超过市场预期,进一步夯实银行股的业绩成长趋势。
同时,我们也认为今年银行板块仍有多次短暂下调的可能:1.尚有多家银行限售股待解禁,个股将能面临大量的减持压力,可能股价下挫;2.央行坚持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预计今年将有至少两次以上加息和多次存款专备金率的上调,每次调控手段的出台或将形成板块的利空预期。
所以综合考虑,一方面鉴于上市银行良好的业绩、成长性和目前比较偏低的估值,我们维持对该行业的“推荐”评级。另一方面,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可以把握限售股解禁的时机和调控政策可能对板块的短期下拉这两类机会,逢低以较便宜的价格吸纳优质银行股。在重点推荐的股票方面,我们继续推荐深发展、招商银行(30.98,-2.18,-6.57%,吧)、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