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云南白药,不单是妙药,还是“功臣”
现今,云南白药是普通家庭药箱中的必备物品,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于是,在古装剧《美人心计》第三十集中,当太子刘启偶然看到正为受伤的良娣捣药的宫女,便问这是什么,宫女答曰“云南白药”时,估计大家听起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这个药我们太熟悉了。但这一点恰恰是不符合历史的。
云南白药是由民间医生曲焕章于1902年研制成功的中成药,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是没有的。若说同名,基本不可能,因为汉初云南称“滇国”,到唐玄宗时,把南诏王皮罗阁封为“云南王”,元朝至正年间,才有了“云南行省”这个行政区划。兴许是“云南白药”药效太好,连古人也想试一下呢!
寻常的云南白药,它的诞生历程可不寻常。说起这个药,就必须说说它的创制者曲焕章。曲焕章出生于1880年,云南江川县人,年少时就失去了父母双亲,全靠祖母和姐夫家将其抚养成人。他性格善良仁厚,从小就有救死扶伤的志向。12岁时跟随姐夫学习伤科,16岁时离家开始了游医生涯。有一次,他突然得了重病,体力不支倒在街头,被一个人所救。这个人就是姚连钧,是一位精通外科药理的游医。两人一见如故,曲焕章拜姚连钧为师。师徒俩一边采集草药,一边四处行医,几年下来,曲焕章得到了师傅的全部真传。姚连钧染病去世后,曲焕章经过不断实践,在1902年研制出一种具有消炎止血、活血化淤功能的白色药末——百宝丹,后又称为“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就是云南白药的前身。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值多事之秋,滇南地区,山高林密,匪患猖獗。1913年,云南都督唐继尧,开始派兵清剿云南匪患。机缘巧合,曲焕章在行医途中救治了一个受伤的人,此人竟是唐继尧以军长头衔收买的滇军前锋吴学显,那个赫赫有名的滇南大土匪头子。1925年,唐继尧准备联合其他军阀,打垮孙中山的广州革命政府。刚一开战,吴学显又受伤了,右腿骨折。在会诊专家主张截肢的时候,又是曲焕章用草药把他的腿治好了。自此,曲焕章被称为“药冠南滇”的外科神医。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保卫战的胜利,在中方军队阵营里,有一支来自云南的队伍着实令人惊讶。只见他们头戴法式钢盔、脚踏剪刀口布鞋,作战十分骁勇,而且他们身上都带着一小瓶白色的粉末。这些战士受了伤,不管伤势如何,只要还能动,就不打绷带、不坐担架,只将这白色的粉末,吃一点,外敷一点,又去上阵拼杀。这就是“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它在抗战中名声大振。到1938年,百宝丹的产量也因战争的需要创纪录地达到了40万瓶。
1955年,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向人民政府献出了云南白药的配制秘方,经昆明市卫生局批准,交由昆明制药厂生产,改名为“云南白药”。
现在,当我们再看云南白药,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吧,这个在炮火纷飞的年代救治过无数士兵的小粉末,不单是妙药,还是“功臣”。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