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中石化业绩堪忧
10月2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12月原油期货电子盘报价向下突破63美元/桶,创下近17个月的新低,对于前期饱受原油价格飙涨之苦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600028SH)来说,似乎应该是个很好的兆头。
当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147美元暴跌至70美元左右时,意味着中国石化已经步入自己的最佳盈利区间。
事实上,在前九个月大量进口成品油之后,高库存已经成为中国石化的最大负担。同时,中国石化的石化产品也出现严重库存积压,价格直线暴跌。那么,70%原油依赖进口的中国石化今年的业绩是否有望逆转?但市场上的变化正让答案变得不确定。
释放库存
“没有人会想到奥运之后的行情会是这样的。当时油价达到147美元/桶后,人们普遍预测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在奥运后将上调。”中国石化北京销售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他同时表示,当时中国石化的大量进口,一方面是要完成奥运保障任务,同时要满足当时国内的需求。
海关统计则显示,奥运前的5、6、7三个月,进口量尤为惊人。7月我国进口汽油61万吨、柴油97万吨,创下年内新高。
“当时大部分地方炼厂都已经停产,社会上投机囤油的现象也多,这都导致了油品供应紧张”。上述人士表示,“囤油是导致现在成品油资源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从8月底开始,中国石化就已经把释放库存作为首要任务来做。9月份,中国石化仅进口汽油12.3万吨。上述北京销售公司人士告诉记者,10月份中国石化已经停止了成品油进口计划。
他表示,下一步中国石化将加大成品油出口的力度,“汽油出口将增加,实际上9月份中国石化已经增加汽油出口近4万吨”。
目前中国石化也大幅缩减在国内采购成品油的数量。10月份,除山东地炼代加工产生的13万吨汽柴油产量外,中国石化全国汽柴油外采计划总量仅为42万吨。而上半年其在国内的单月采购量都超过100万吨。
本报获得的数据显示,两个月来,中国石化仅实现降低库存90万吨。加油站网分析师李煜认为,由于囤积油的抛售严重,市场购进意愿十分低迷。
辽宁北票市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士秋已经将手里囤积的成品油抛售一空了。“现在的情况是市场渠道宽,拿油好拿。国际油价都60多美元,谁都会使劲甩货。把货拿在手里没什么好处,在这个时候掐着油在手里就成了累赘。”他说。
数据显示,10月23日,全国93#汽油批发均价在7450元/吨左右,0#柴油在6700元/吨左右。而在6月份高位时,上述油品均价分别达到7780元/吨、7700元/吨。
记者获悉,至10月底,中国石化全国汽柴油库存预计约为450万吨,较往年正常水平高出约50%。粗略统计,约占用中国石化现金300多亿元。
库存压力加大了中国石化现金压力。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经营活动现金流59.86亿元,与07上半年的647亿元相比下降了90.75%。
调价应对
一位业内人士用 “需求日薄西山、价格一泻千里、销售垂死挣扎”来形容中国石化目前的窘境。“现在我们考虑到的并不是成本问题,而是销售问题。”上述北京销售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压力从中国石化的两次内部调价就可以看出来。9月下旬,中国石化发出通知,“全面上调中国石化系统内大区间成品油调拨价50-100元/吨”。
中国石化内部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表示,当时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批发价过快下跌,稳定市场。
但仅仅过去不到一个月,10月20日,中国石化再度宣布下调大区公司柴油调拨价150元/吨。这位内部人士表示:“中国石化已经意识到当前市场形势的严峻,再坚挺成品油批发价,销售公司的压力太大了。”
销售公司的压力来自地方炼厂。山东东营一家炼油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油价跌破80美元,地方炼厂就具备了市场竞争力了。他透露,目前山东地炼的汽、柴油批发价格都比中国石化平均低近1000元。 记者从中国石化内部了解到,目前中国石化的总体策略就是加快销售库存,消除高价位进口原油的影响。目前中国石化的主力炼厂如镇海炼化、扬子石化等都在满负荷生产。“使用的仍是采购成本约115美元/桶以上高价位的原油。”中国石化炼厂的一位人士表示,“低价位的油基本上到第4季度才会用上。”
这也使得中国石化三季报注定不会好看。由于原油结算价格滞后一个月,使得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石化第三季度业绩并无过多正面影响,因此第三季度炼油业务预亏将达300亿元。
2007年中国石化三季度的每股收益达到了0.56元,但是今年中国石化每股收益为负的0.20元,今年三季度扭亏已经无望,这让很多市场人士冀望于中国石化在四季度打一场翻身战。
石化景气周期下行
其实,原油价格下跌本身对于中国石化来说也不完全是利好,甚至是把双刃剑。
中国石化的炼油盈亏平衡点为原油价格95美元/桶。但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表示,一旦原油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以下一个月以上,国家会考虑下调成品油价格。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国石化炼油板块的业务扭亏,国家的补贴政策很可能将取消。不完全统计,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可获得国家补贴400多亿元。
另外,上述山东地炼的那位人士表示,如果油价继续下行,地方炼厂将加大复产的力度。据了解,目前山东地炼年加工能力已经趋近4900万吨,一满负荷运转将影响华北广大市场以及华东与华南的局部市场。
分析人士则指出,一旦成品油价格下调,将使得市场原本对中国石化的盈利预期降低。“产能的大量释放将导致中国石化炼油的毛利率大幅下降”。
对于中国石化的沉默,能源专家周风起表示可以理解:“因为在前段时间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它们经受了一个艰难的处境,现在不下调,它们也可以弥补一下以前的亏损,所以中国石化、中石油不会主动要求下调油价。”
其实,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麻烦。记者获悉,三季度中国石化化工板块的营业利润为18亿元,环比下降预计达到40%左右。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行业景气周期的下行或成必然。
“我们一直的判断是化工业务已经进入下降周期,这个情况好几年都没有见到过了。”燕山石化从事化工品贸易的顾伟(化名)告诉本报。
顾伟从事化工品贸易已经4个年头了。每年的10月是他出差最多的日子。但今年,他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度过,他说“生意现在没法做,业务量至少萎缩40%-50%”。
他告诉记者,从7月份开始,尤其是奥运之后,随着原油价格的下跌,跟石油关系紧密的大类化工品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价格就直线下降。“目前各地库存都十分严重,70%-80%左右的仓库都是涨库的。”
顾伟的客户多为江浙的化工品加工厂或者中间贸易商,上半年,这些客户都求着他签单;下半年,变成他求着客户签单。
随着原油价格的滑落,化工产品供应增大,大量产品涌入国内。经销商对于后市看淡,甚至出现恐慌性抛货。顾伟告诉记者:“我刚刚跟人谈好1.5万元/吨的产品,不到半天,有专门从事进口的对手就给客户开价1.1万元/吨”。
资料显示,9月份,跌幅最大的化工品是硫磺,一个月内从月初的4400元/吨暴跌至2200元/吨,邻二甲苯以18.81%的跌幅紧随其后。整体来看,7月以来整个市场的石化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幅度已高达30%-40%,这不仅将上半年的泡沫大部分挤干,甚至部分品种价格已回归到2006年、2007年的水平。
顾伟告诉记者,更主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缩减,他告诉记者,前两年很多江浙玩具企业在年前都大量进货,为美国客户生产圣诞节礼物。“但今年,这方面需求下降40%-50%”。
“一旦整个石化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哪怕炼油业务再赚钱,整个行业也会出现亏损。”一位石化行业内的人士警告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