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3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2807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7-04 |
|
主题:保险股“最差的时期”尚未过去
上周,三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的三季报亮相。与去年的业绩高增长相比,今年都成了“霜打的茄子”,中国平安更因为投资富通集团而亏损7.05亿元。那么,在股市大跌并看似触底的情况下,保险股“最差的时期”是否已经过去?
此番股市大跌,让投资者看到了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脆弱性。虽对股市风险早有防范,但还是在熊市中“难逃一劫”。中国人寿2007年年报指出,“为降低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及时调整调整策略,于2007年下半年降低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的表现,在三家A股保险公司中最佳。该公司得益于没有海外投资巨亏等因素,第三季度全投资收益率(注:全投资收益=总投资收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供出售浮盈变动)为1.4%,而同期的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分别是-1.1%、-1.6%。中国人寿在三季报中对股市大跌进行了“痛诉”:由于受资本市场深度下调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浮亏所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0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11.45亿元。
保险股盈利与股市强弱究竟有多少关联性?据东方证券保险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的分析,保险股的利润来源于利差、死差和费差三方面,其中利差是最大来源,而利差主要依赖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的任务是覆盖保单成本,无需寄予厚望。他认为,股指对保险股盈利影响至少占80%,是主要决定因素。
次要决定因素则是利率。从美国经验看,1980年至1997年,利率与保险行业指数显著正相关;1997至2007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王小罡称,目前中国保险业的情况,更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而不是2000年之后的美国保险业,传统产品在准备金中依然占有1/3或更高的比例。可以认为,现阶段降息对保险股,应该是偏负面的影响。在A股整体预期较差,且进入降息通道的情况下,保险股的反转还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等待。
对于无奈接受三季报亏损的中国平安股东来说,噩梦还在继续。中国平安在季报中承认,“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资本市场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将对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尤其是投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预计公司全年净利润将较去年大幅下降。”其实,中国平安最大的痛处仍在于富通集团。富通集团股价一跌再跌,业界估算,中国平安对富通投资在计提157亿元减值准备之后,还有70亿的浮亏。假如沪深股市在年末仍难有起色,中国平安非但注定年报亏损,而且每股净资产将继续“瘦身”。
金融海啸见底在何时?A股市场反转在何时?恐怕市场对此的信心越来越弱。在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日趋明显的背景下,投资者对2008年收尾乃至2009年行情都不再寄予奢望。按王小罡的判断,保险股“最差的时期”可能长达两年,甚至有可能更长。其中,就投资收益率而言,最差的时期是今年上半年(全投资收益率为-7%到-8%)。就内含价值而言,最差的时期是今年年底。如果2009年A股持平,且债券到期收益率继续下降,则内含价值必然提高。就净利润而言,最差的时期可能持续到2009年底。预计保险股2009年投资收益可能只有3%至3.5%,而平滑能力大为削弱。
保险股的反弹依赖股市反转。值得一提的是,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受损伤。中国人寿一改2007年保费个位数增长的慢牛速度,今年前三季度已赚保费达2471.39 亿元,同比增长57.6%,超过中国平安的31.4%和中国太保的47.5%增速。再看中国平安,个险代理人数从中报的31.5万人增长到三季度末的33.6万人,“周单元”试点在提高人均产能方面初有成效,银行、信托、证券业务也都取得明显进步。可见,保险股虽没有走出“最差的时期”,但业务经营的“元气”未伤。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