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玻纤:过冬时期景气仍有望延续
2008-11-09 11:03:1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中国玻纤:过冬时期景气仍有望延续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巨石第十四届国际玻纤年会上,中国玻纤(600176)拿到了93万吨的订单。一面订单增加,一面减少成本,中国玻纤(600176,股吧)在积极做着过冬准备。

  长江证券研究所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玻纤在过冬时期景气仍有望延续。

  在不景气中寻找景气

  金融风暴横扫全球,国际市场上油价、粮价高企,对发展中国家的打击直接而强烈。国内股市持续疲软,专家认为此时投资选对行业是关键。

  中国玻纤总经理张毓强对《证券日报》坦言,玻纤行业会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但是影响有限。

  长江证券认为,玻璃纤维属于新材料行业,具有对传统材料非常强烈的替代性,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全球玻纤产能与需求相互推动,到2010 年,全球玻纤仍将维持供需有序平衡状态,景气周期有望延续。

  据了解,玻纤产品应用范围广泛,所以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交通、建筑、电子电气、风能、管罐、航空航天等领域。

  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相比,具有质轻、高强、耐腐蚀、电绝缘、保温隔热、吸音等特点,有助于节能降耗,近几年内需求旺盛。业内专家预测,2008年-2010年全球对玻纤的需求将从410万吨/年提高到500万吨/年,中国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玻纤主营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43.82%,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8.92%,每股收益0.537元。

  中国玻纤在10月21日结束的中国巨石第十四届国际玻纤年会上,落实了2009 年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意向性销售订单93 万吨,其中海外市场订单59万吨,同比猛增68.6%。公司业绩增长较为确定。

  寡头垄断地位明显

  目前,国内主要玻纤厂商有三家:巨石、重庆、泰山,国外为欧文斯科宁-维托特克斯公司(OCV)、PPG工业公司和JM公司。

  巨石集团即为中国玻纤的控股子公司。

  2008年国内玻纤总产能200万吨,中国玻纤的产能就达到90万吨。国内玻纤企业在本世纪初便取得了技术突破。世界主要玻纤生产国未来都将逐步减少本土扩张步伐,行业产能扩张主要依靠中国厂商,内资三大玻纤公司未来各有产能扩张计划。且中国玻纤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已成为美国三大玻纤供应商之一。

  2008年中国大陆产能中含40万吨非池窑玻纤产品;由于能耗高、污染大、成本上升,根据政府环保要求,将被市场淘汰;西方国家部分产能处于停产、不满产状态。

  长江证券研究所认为中国玻纤未来成长性明确,给予公司“推荐”评级。并表示,玻纤行业全球未来需求持续向好,作为玻纤行业国内的绝对龙头,主营业务突出,公司未来产能、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进一步扩大,较强的定价话语权使公司能够很好地转嫁成本上升的压力,未来公司毛利率将维持较高水平。

  凯基证券表示,从长期看,依然看好玻纤产业及公司本身。玻纤产品在新材料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未来需求前景值得期待;国内三巨头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稳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都很强;玻纤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浸润剂的技术),同时玻纤产品的差异化特征大大减少了三巨头之间的价格竞争。作为行业内世界龙头地位的中国玻纤,其优秀的成本控制力、良好的区位优势及多年国际销售网络的着力构建和维护,均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