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电信C网接收办开始招兵买马
2008-03-17 08:57:4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04
主题:中电信C网接收办开始招兵买马

3月17日消息,搜狐IT从中国电信内部获悉,其不久前成立的C网接收办已开始招聘熟悉移动技术的人才,目前有部分手机生产商的技术和销售人员投来简历。

  
  中电信C网接收办开始招兵买马

  
  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负责C网接收办工作的是中国电信集团一位市场部的副总。之前工作主要偏重集团内部对CDMA网络的运作进行人员招聘培训等相关工作,而现阶段主要对外招聘人才。

  
  “部分手机生产商的技术和销售人员投来简历,”消息人士表示,“也有联通员工侧面打听电信招人的方向和底线。”

  
  事实上,随着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网的决心日渐彰显,其在地方及移动技术人才贮备方面的准备工作也曾多次被媒体曝光。

  
  之前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已与多家联通C网的业务支撑系统厂商进行高频度接触,征集各厂商对接联通C网系统的解决方案。并着手制定支撑C网运营所需硬件设备的采购计划。

  
  按照坊间最集中的电信收购联通C网的“时间表”――3月中下旬宣布电信收购联通C网;3月~8月电信与联通结算C网资金以及割接C网设备至电信网络;9月宣布电信业重组:联通与网通合并、移动兼并铁通。

  
  不过,上周五投行雷曼兄弟公布投资报告表示,即使行业重组消息很快公布,交易完成也至少要到2009年第一季度。该行预计联通从出售CDMA用户基础中可获得400亿元人民币。

  
  联通丢C保G?

  
  与中电信“部署”C网几乎同一步调的是,联通亦开始酝酿加大G网投资。

  
  中国联通副总裁李刚之前对搜狐IT表示,中国联通今年将加大对G网的投入,“加大网络覆盖和深层次覆盖,包括人口较集中的农村地区和城市景点区”,以此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和应对竞争对手。

  
  此外,李刚还透露,联通子公司华盛正在与厂商洽谈G网手机定制、集采。

  
  对于联通此番举措,业内人士认为,联通华盛积累了丰富的手机集采经验,划拨给中国电信对联通来说是巨大损失,因此联通欲将其尽快归属到G网“组织”中。

  
  而处在重组漩涡中的联通,如何平稳抉择“左右手”问题已不再是联通高层的问题。

  
  搜狐IT从联通基层员工处了解到,部分人已考虑随C网去中电信,“联通过后应该不仅是作为一个部门,而可能是个专门做移动通信的子公司,而中电信在北方比较弱势,个人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8-03-18 09:16:4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04
中国电信员工培训C网技术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中国最大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的某省级公司某些员工经过一辆大巴时,不约而同相视一笑,心里升腾出一种新的希望——这辆大巴将载着他们去进行一场技术培训,而其前窗就赫然贴着“接收C网培训班”的字样。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中国电信的一些员工多了一项任务——加紧对CDMA网络的培训。中国电信内部已经有种微妙的气氛,许多人都确信——电信重组中,中国联通CDMA网络和GSM网络将被分拆,而中国电信将接收CDMA网络,从而进行CDMA2000标准的3G建设。

  
  几个月前,中国电信还对所有3G技术都进行储备,而最近CDMA方面技术成为重中之重。近期,有中国电信C网接收办对外招聘的消息流传。事实上,该部门的正式名称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筹备部”。

  
  该部门的工作包括,在集团内外部对CDMA网络等移动通信的运作进行人员招聘、培训等相关工作,而且还对外进行技术交流,如与C网的业务系统支撑厂商进行接触,征集网络对接方案、硬件设备采购计划、运营规划等一系列工作。

  
  有联通内部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目前联通对于C网和G网的发展都不敢怠慢,因为C网涉及盈利能力和估值问题,而G网需要更好的网络部署。

  
  该人士认为,如果形成了中国移动TD与获得C网的新电信和获得网通的新联通G网竞争的局面,提前的人员和技术储备并不能决定竞争态势,关键还是政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获得新移动业务的运营商需要争取到诸如号码携带这样的政策。

  
  号码携带政策对电信产业,尤其是对占统治地位的电信运营商影响巨大。号码携带政策实施后,用户就可以保持自己的电话号码自由转换运营商。在高端移动通信市场,用户对号码依赖度高,号码携带将极大地增加这部分用户的可获取性。

  
  根据信产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2007年底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用户超过5亿户,月换号率为2.5%,每年的换号数约1.5亿个。目前,大部分用户的转网障碍在于号码不可携带。号码携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地位,从而促进市场竞争,优化市场结构。

  
  此前,号码携带未开放的原因主要是移动G网实力太强,而一旦开放,受到冲击更大的可能是处于弱势的联通。而在3G竞争态势上,WCDMA和CDMA2000的网络和终端都更为成熟和丰富,中国移动负责的TD终端是巨大的软肋,因此,号码携带有利于新电信和新联通利用资费优势和丰富的手机终端吸引中国移动的用户转网。

  
  但实施风险也在于TD,如果主管部门认为TD需要更大强度的扶持,那么号码携带则会被推迟。新电信和新联通仍将面临一场实力悬殊的移动通信市场艰苦博弈。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