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谁会分享新能源汽车盛宴
2008-11-21 08:12: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谁会分享新能源汽车盛宴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较快,主要市场集中在欧美地区,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若发展中国家市场能被有效开发,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国内外汽车厂商不遗余力的大力投资,外资汽车品牌已具备先发优势,但国内汽车厂商也具有了一定技术实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决心大

  近年,我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法规。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办法》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企业资质、生产准入条件和申报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首次提出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发改委颁布的《中国天然气利用政策》中指出“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汽车)属于优先发展类”,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天然气汽车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受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决定,如四川省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其天然气汽车发展势头较快。虽然短期内政府相关政策会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起推动作用,但其长期市场的形成必须由消费者决定,例如北京市自2001年以来推动LPG出租车应用,但由于存在成本和便利性等问题,目前LPG出租车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市场。

  从整体上看,我国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不够清晰,企业难以重点把握,而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市场需求还有待开发。

  不过,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8年8月31日举行的首届新能源汽车论坛上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即“希望经过4-5年的努力,在2012年的汽车产量中有10%,就是至少100万辆以上是节能新能源汽车”。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具体措施。

  自主品牌VS合资品牌

  作为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资深专家,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坚定了国内外汽车生产商在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汽车厂商已有一定技术实力。“十五”期间国家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确定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其中“三纵”指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三种车型;“三横”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目前,各公司都已生产了样车,并取得了一些技术积累,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国内厂商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如动力总成技术、驱动技术等。

  北京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是前期研发成果的集中展示。此间,由500余辆新能源汽车组成的环保车队奔波于赛车内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次示范运行是各车企前期研发成果的集中展示,并让消费者亲身体会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奥运后,一些新能源汽车会在一些公交示范线路和大型展览会(如上海世博会)中继续运行,即能检验车辆的使用性能,又能拉近消费者与新能源汽车的距离,是一种消费辅导行为。

  虽然国内车企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缩小与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差距,且相对于传统汽车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但丰田、本田和通用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运作多年,并有量产的车型推出,技术水平已经受市场考验,而且储备车型布局全面,一旦国内相关政策出台,会马上采取相应策略占领市场。

  在不具备先发优势的情况下,政府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成为关键。一直以来,国家对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且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战略核心并不明晰,各车企研究开发缺乏统一指引,不敢投巨资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若长此以往,则自主品牌车企将丧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机遇。

  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和比亚迪、奇瑞等民营企业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有很大的热情,并且已开发出了新能源车型,但都尚未量产,还需经历市场考验,未来几年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不大。

  比亚迪还需进一步观察,其凭借在锂电池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开发出了采用“磷酸锂铁电池”技术的双模电动汽车(即混合动力模式和纯电动模式),预计F3DM将于08年底上市,E6和F3DM将于09年上市,我们应重点关注其产品上市定价区间以及实际销量情况和企业盈利情况。

  动力电池企业或先受益

  一旦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扩大,相对于整车制造行业,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机会将更加明显,因为短期内新能源汽车占车企的份额不高,而相关零部件行业则是从零开始起步,增速将非常高。

  不过,新能源汽车涉及到发动机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等前沿领域,零部件公司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将决定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价值。混合动力汽车将是最佳的过渡产品,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初期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是能量转换系统,电池单元仅为其中非关键零部件,市场推广初期,由于整车企业并不具备较大规模,相关电池生产企业将在推广期获得适当利润。

  近期受到巴菲特入股比亚迪汽车的影响,一些涉及到动力电池业务的公司受到市场追捧,涨幅较大,但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车用电池业务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尚小。

  科力远公司一直致力于镍氢电池原材料泡沫镍以及镍系电池的生产,公司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控股子公司科霸公司建设镍氢动力电池能量包生产线,镍氢电池是目前混合动力车采用的电池技术。公司的投资风险在于:一是公司产品性能将决定能否进入整车生产企业的零部件采购体系;二是若锂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则镍氢电池技术有被锂电池技术取代的风险。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