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部分银行“打新”理财产品 收益不及存款利息
2008-03-17 17:40:2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部分银行“打新”理财产品 收益不及存款利息

招商银行近日在其网站公布,该行于2008年2月26日成立的“金葵花”新股集合号之中国铁建新股申购理财计划,于2008年3月10日到期,客户持有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只有0.127%。无独有偶,中信银行“中信理财之新股支支打计划1号投资公告”显示,该行今年2月13日成立的申购新股“拓日新能”计划,于2月28日到期,客户持有该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仅为0.091%。而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4.14%,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一笔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也有0.16%左右。

“由于申购新股中签率大大降低,今后可能还会出现银行‘打新’产品实际收益不及存款利息这种情况。”重庆理财专家说,去年以来,由于基金、券商、信托等资金纷纷杀入“打新”领域,“打新”的资金量越来越大,“打新”理财产品的中签率越来越低,加之现在新股价格定位越来越合理,“打新”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自然要下降。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1月至11月,申购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0.6864%;而从2007年11月至今,这一数据降至0.2582%。同时,新股在上市首日的涨幅也在滑落:2007年1月至11月,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为200.64%;而2007年11月以后,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下降到175.15%。

理财专家说,现在股市已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整,股票发行上市的节奏可能会减慢,“打新”产品的实际收益也将因之降低。此外,“打新”理财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投资者尤其是新入门的投资者对“打新”理财应谨慎为之,购买“打新”产品时不能只看预期收益,应关注产品的流动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