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昵称:有趣的期货投资 |
发帖数:461 |
回帖数:4 |
可用积分数:119952 |
注册日期:2008-03-06 |
最后登陆:2009-01-05 |
|
主题:大豆危情催生产业新政
近一个时期,国内外大豆出现巨大的价差,进口大豆可能将趁虚进入中国的大豆主产地东北。大豆的原产国中国,遭遇大豆危情。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的大豆危机早在上世纪末已开始显现。在拥有巨额粮食补贴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大豆冲击之下,国产大豆种植量逐年减少,市场丧失殆尽。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78.7%。
资料显示,我国粮食自给率高达95%以上,在今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基本上保证了我国能够独立于国际粮食市场之外。与此同时,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加,其中大豆油已成为食用植物油消费主体。据统计,2007年中国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的近六成为大豆油。
但在粮食总体安全无虞的同时,加入WTO短短几年间,作为国内最早全线开放的农产品,大豆市场和大豆产业已面临被外资控制的态势。透过大豆危情这冰山一角,我们发现,近年中全球四大粮商已控制我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
国际竞争已从传统制造业领域演变为金融衍生品领域的竞争。由于国际四大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因此,期货市场的定价权也被跨国资本操纵。不仅进口大豆取得了中国大豆市场的主导权和定价权,而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也时刻影响着中国的大豆市场。中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和产业保卫战,已迫在眉睫。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国食用植物油的有效加工能力中,外资或者中外合资企业的比重超过一半,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供应量中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占到60%,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为促进油料生产恢复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从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完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控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12月公布的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提出今后在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领域,必须由中方控股。近几个月中,我国相关产业新政频出:开始对大豆、豆油、棕榈油等6种产品实行进口报告管理;国家发改委亦出台指导意见,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该意见意在限制外资企业对我国大豆产销环节的控制。由此,足见管理层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
令人期待的是,据悉,促进产业发展的更高层级政策已经制定,内容涉及油料油脂生产、加工、流通、储备、进出口等多个环节。中国食用植物油的供给安全,或可因此而得到必要保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