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2008:基民眼中的七大悲喜事件
2008-12-23 08:29: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女子
发帖数:13443
回帖数:1878
可用积分数:5913365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24-11-07
主题:2008:基民眼中的七大悲喜事件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08年需要回忆的事情很多,有些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有喜有悲。喜的是奥运会开幕、神七飞天、改革开放30年,悲的是南方冰雪、汶川大地震、金融海啸的波及影响等。基金投资也是波澜壮阔,有失败,但也有收获。总结投资成败,关注基金发展事件,对投资者走好长期投资和价值投基之路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定投方法的运用。持续下跌的证券市场行情,使基金的净值缩水严重,改变了人们投基的方法和策略。由战术式地运用一次性投资法而获得投资利润,逐步转向为战略式地采取定投方法,进行低成本建仓。但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市场的逐步下跌也得到质疑。

第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基金净值的大幅度下降,可以说是除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部分新发基金之外,无一基金幸免。从而遭到了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管理和运作基金能力的质疑,尤其是风险控制能力的盘问。

第三,基金收益与基金管理人业绩挂钩呼声渐高。基金亏损,基金管理人仍遵循基金规模进行计提管理费收入,给予基金管理人较高的薪金,从而受到投资者关注。而主张基金收益与基金管理人薪金挂钩的提议也不断提起。

第四,分散化投资效果。国内基金出现了大幅度亏损,而投资于国外的QDII基金也难以幸免。尽管采取了比国内更加有效的分散的投资方法,但其亏损程度并不比国内基金小。海外投资的失利,也引起了投资者深刻的反思。

第五,红利再投不再热衷,而倡导现金为王。持续下跌的证券市场,使投资基金的热情骤减。具有复利效应和在累积基金份额上有较大优势的红利再投资,伴随着市场的下跌而成为投资者的包袱和负担。

第六,基金营销降温,开展关注风险测试选择基金。比例配售基金一去不复返,投资者开始由被动接受基金,向主动检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基金产品成为积极的投基方向。

第七,频繁操作开始具有针对性。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站起。基民频繁操作导致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得不使投资者开始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进行个性化操作,不再将开放式基金作为投机工具,而是转向有套利机会的封闭式基金、ETF、LOF基金等,投资者的操作理念和成熟度不断增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