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6000亿闲置公积金将投放保障房建设
2009-01-11 15:32: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04
主题:6000亿闲置公积金将投放保障房建设

1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纳规模达到了2.02万亿元,而闲置公积金支持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建设的试点工作也将启动,高达6000亿元的闲置公积金开闸投放经济适用房等建设,将是2009年房产新政的一枚重要棋子。

  建设部长:6000亿闲置公积金将投放保障房建设

  1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纳规模达到了2.02万亿元,而闲置公积金支持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建设的试点工作也将启动,高达6000亿元的闲置公积金开闸投放经济适用房等建设,将是2009年房产新政的一枚重要棋子。

  除了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外,姜伟新要求各地政府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负责,省级政府为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总负责人,各市县政府对省级政府负责。

  在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手段上,姜伟新指出,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地方实际出台政策,但是2009年要加强地方政策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因此地方政府不许再越权出台税收、财政等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6000亿闲置公积金开题

  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131号文,以下简称“131号文”)。其中规定,探索闲置公积金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等。

  姜伟新在上述建设工作会议上透露,关于闲置公积金用于经济适用房等建设的试点方案正在制定,待方案出台后,有关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开展此项工作。

  据了解,在国办“131号文”发出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开始征求试点方案内容和试点城市。很多地方城市都很踊跃,因为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建设资金问题是地方政府比较头疼的问题,而住房公积金又是地方政府少数可以动用的金融资源。

  姜伟新指出,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纳余额达到了2.0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4.9%。个人贷款余额达到了6017亿元,增长了18.6%。缴纳人数达到了7300万人,同比增长1.6%。

 上海公积金中心研究员丛诚此前向记者表示,依据2007年的数据,全国公积金闲置估摸约4000亿元。而2008年全国公积金缴存比例上调幅度很大,当年新增公积金缴纳规模达到了4000多亿元,因此目前全国公积金闲置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

  虽然地方城市在申请公积金试点城市上都很踊跃,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选取试点城市的时候却很谨慎。姜伟新表示,闲置公积金用于经济适用房等建设的这个试点工作开展起来很不容易。

  有消息称,上海有望入选公积金试点城市,而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总经济师崔国盛1月8日也表示,一旦上海成功申请公积金试点城市,闲置公积金用于廉租房建设的支持将突破现在发放货币补贴的方式,改为直接用于廉租房建设。

  姜伟新在当天的会议上表示,今年要开始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改工作,同时加强公积金管理的信息公开透明和监管工作,今年要对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开展一轮培训,完善公积金信息系统建设。

  经适房不弃建

  6000亿闲置公积金开闸后,将主要用于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而从目前的保障性住房产品来看,也只有经济适用房可以实现公积金的退出。由于闲置公积金属于缴纳人的本金部分,因此必须建立投入—效益—退出的管理机制。

  但是,令住房建设部门尴尬的是,在房地产形势下滑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放弃了建设经济适用房。改为经济适用房“两头靠”。

  小户型、低价位的经济适用房被地方政府划入廉租房建设、管理,一些户型大的经济适用房则被地方政府当做商品房卖掉。与此同时,有些地方政府暂停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转而以市场收购方式为主。

  对此,姜伟新表示,经济适用房在一定时期内仍是国内住房保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地方实际情况来调整经济适用房建设,但是仍要坚持建设。2009年,全国仍要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数量是130万套,这个数量不能减少。

  姜伟新介绍说,2008年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共投入354亿元,是2007年投入资金的3.7倍。2008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廉租住房补助资金68亿元。四季度,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务院作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并追加了中央廉租住房建设补助资金75亿元,目前已下达各地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同时,对中西部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中部每平方米200元提高到300元、西部每平方米300元提高到400元。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一起对廉租房建设问题做了调研,认为地方资金配套能力不足,准备在2009年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力度。

  姜伟新透露,2009年,我国将继续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住在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的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新增经济适用住房130万套。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标准,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加强信贷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

  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时将《住房保障法》列入了立法议程。而此前一直有消息称,该部门可能在短期内仅仅出台一个《住房保障条例》,以将现在住房保障的一些好的做法巩固下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大住房保障立法力度,也预示着全覆盖的住房保障时代到来。
地方不许越权“救市”

  落实国务院“131号文”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将是各地政府2009年的重点工作。

  姜伟新强调说,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在2009年保经济增长工作中,房地产业更是重要的着力点。

  姜伟新指出,2009年稳定地区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首要负责人就是省级政府,由此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国家将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监测和调控力度,将房地产信息采集城市由40个扩大到90个,房地产形势分析将成为2009年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009年,中央层面将继续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也要求地方政府在2009年都建立房地产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姜伟新要求,各省级政府部门在建立此项制度的基础上,2009年要每季度上报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供国家宏观调控决策之用。

  姜伟新表示,2009年政府部门要引导开发商积极调整价格,以促进房屋销售。为此,针对一些因为降价引起的社会问题,地方政府部门要引导购房者按照合同约定,走法律途径解决。同时,房地产企业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降价销售。国家支持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销售,同时加强对这些房屋开发商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建项目的信贷资金支持。积极对房地产企业并购进行贷款支持,支持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

  针对各级政府在2008年陆续出台的地方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姜伟新表示支持。但他同时强调,2009年地方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要进一步规范,不许地方政府出台一些超出本身权限范围的税收、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21世纪经济报道)



住建部公布09年工作重点:保地产投资适度增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着力做好九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实物方式为主,结合发放租赁补贴,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住在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的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新增经济适用住房130万套。  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131号文件,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进一步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合理价格促进销售;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形势的监测分析;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职责;继续深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是,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加快规划审批工作,重点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完善城乡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抓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四是,力争建筑节能取得新突破。制定建筑节能三年规划。全面推进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加大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力度。

  五是,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监管水平。完善质量安全责任机制,强化对住宅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巡查监管。完善招投标和个人执业资格制度。

  六是,推动法制和工程标准建设。抓紧研究和启动住房保障、城市房地产管理、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等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加快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

  七是,维护建设领域社会稳定。防止在城镇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就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增强建设领域各类企业吸纳就业能力。

  八是,认真做好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相关工作。做好实施城乡规划、组织技术援助、加强工程监管等灾区重建工作。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姜伟新说,2009年要促进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更大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加强住房政策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创新体制机制。(中新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