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银行业 资产业务增长快
2009-01-15 08:22:5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4
主题:银行业 资产业务增长快

12月份数据显示,我国贷款余额大幅增加,M1、M2增速在连续7个月大幅下降后出现反弹。分析人士指出,高于预期的贷款增幅说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出现较大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其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是主要推动力,相关业务占比较高的大型银行被看好。与此同时,M1与M2增速“剪刀差”仍在继续扩大,但是幅度有所缩小,说明存款定期化趋势开始放缓。未来贷款强劲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银行资产质量值得关注。

  贷款激增扩大资产业务

  央行数据显示,08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也大大高于11月的4769亿元。08年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8%,12月环比增长2.3%。贷款激增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出现较大增长,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信贷增速大幅反弹,主要源于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陆续启动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新增信贷结构可以看出,08年4季度新增贷款14300亿,其中短期贷款就占到了9000亿,中长期贷款只有5000亿。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信贷的超增主要是受政府短期刺激政策影响。当然,也不排除企业年末为了提升利润水平,向银行进行短期贷款这一因素。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贷款余额大幅增加,说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出现较大增长,盈利水平有望提高。这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在争取国家刺激内需的优质项目上具备一定优势,在基础设施贷款上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其业绩更值得期待。

  票据贴现占比整体降低

  在12月份的贷款业务中,非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贷款继续增长,达到19279.24亿元,同比增长50%,月环比增长12.5%。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票据贴现贷款的增长依然强劲,但是占比出现下降,或说明银行和企业“惜贷”的现象开始缓解。

  08年10月以来,随着经济下行,低风险的票据贴现贷款同比持续增长。这一方面反映出商业银行避险意识有所增强,开始转向风险较低的贷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票据贴现贷款来保证现金流,加速公司资金周转。

  票据贴现贷款由于收益率相对较低,因此将导致08年银行业净息差低于预期。在商业银行中,小型银行的票据贴现增幅高于大型银行,因此可能面临更大的息差压力。高华证券分析师估计,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占小型银行12月份新增贷款的66%,而行业平均水平为55%;相比之下,大型银行在息差方面就具有一定优势。

  尽管低收益率的票据贴现贷款强劲增长,但是其对息差的负面影响有望被08年12月份贷款的大幅增长所缓解。此外,12月份票据贴现贷款占新增贷款的28%,而9、10、11月份该比例分别为6.87%、33.41%和44%。由此可见,票据贴现业务占比扩大的趋势在08年12月出现“刹车”,这表明,随着国家保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出台,银行和企业“惜贷”的现象有所缓解。

  存款定期化趋缓

  2008年12月M1增速为9.06%,M2增速为17.82%,二者相差8.76个百分点,较11月份的8.00个百分点继续扩大。不过,从月环比数据来看,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有所放缓。

  2008年下半年以来,M1、M2“剪刀差”持续扩大,从7月份的2.39个百分点单边上升至12月的8.76个百分点。由于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因此二者剪刀差扩大化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存款的定期化加剧以及居民储蓄持续上升。截至08年12月末,居民和企业活期存款余额分别同比上涨16.12%和6.30%,而定期存款余额则分别大幅增加32.67%和28.74%,存款定期化现象严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M1、M2剪刀差扩大的幅度在12月却有放缓的迹象。统计显示,11月份剪刀差较10月扩大了1.83个百分点,而12月较11月只扩大了0.76个百分点。从月环比数据来看,定期化趋势放缓更加明显:2008年11月末居民和企业活期存款分别环比增长1.01%和1.06%,定期存款分别环比增长2.24%和1.18%;然而12月末居民和企业活期存款分别环比增长5.36%和4.79%,定期存款分别环比增长1.98%和2.10%。可见12月份活期与定期增长趋势出现明显反转。

  总体来看,银行业存款定期化仍在继续,但是该趋势在12月份出现了变化,这说明国家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开始推动经济活动升温;同时,存款定期化导致的银行付息成本增加压力也有望减轻,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缩小的趋势或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

  未来成败取决两大因素

  08年12月商业银行大幅增加的贷款业务确实为盈利带来一线曙光,然而信贷增速能否持续和资产质量将成为影响银行未来业绩的关键因素。

  对于贷款增速的可持续性,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目前的信贷增速反弹完全是政府短期刺激政策的反映,并没有持续性,08年4季度企业短期贷款的激增是大幅挤占09年1季度资金需求的结果,预计信贷将从09年2季度开始减速,08年4季度和09年1季度将成为政府政策形成的短期信贷增速高点。中银国际分析师则认为,由于国务院已敦促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房贷,因此,预计未来几个月中贷款增速都将有所反弹,特别是参与政策相关项目的行业。总体来看,分析师们普遍认为09年的信贷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局面,这将对上半年银行业的盈利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另外,银行未来的资产质量也值得重点关注。2008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开始有所暴露,很多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08年中期上升,只有极少数银行如深发展、中信不良贷款余额下降。部分银行在08年第四季度加大计提和核销力度的现象,也印证了市场对不良贷款反弹的担忧。

  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更成为决定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经济持续下滑的环境下,不良贷款可能快速生成的行业和企业主要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业、批零餐饮业以及部分出口型企业、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小型银行由于中小企业和制造业贷款比重较高,因此相对来说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

  08年12月份激增的贷款无疑给银行的经营和风控能力带来了一定挑战,未来商业银行唯有严格控制风险,稳步经营,才能继续享受信贷扩大带来的效益增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