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深圳机场加速国际化
2016-03-13 19:44:5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深圳机场加速国际化

“深圳机场定位偏低,明显与深圳的一线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航空市场巨大发展需求不匹配,与深圳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也不一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圳民航业的国际化短板,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议论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在日前刚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提出“提升深圳等机场国际枢纽功能”。虽然表述内容不多,但对于深圳机场今后增开更多国际航线、扩大国际航点覆盖面,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建议打造“广深航空双枢纽”

  一个国际化的都市,通常都有一个国际化的机场,但深圳机场的国际化水平却屡遭诟病。国际航线少、覆盖面不足、洲际航线极度匮乏……这些问题不仅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也给深圳的国际化城市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来自深圳机场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深圳机场国际航线数为16条,通航城市达到15个。虽然深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排全国第五(2015年),但国际化业务却长期处境尴尬,排不进全国前10名。

  在制约深圳机场国际航线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机场定位太低一直是外界诟病的焦点。据记者了解,此前深圳机场一直被定位为“干线机场”,而北上广及内陆部分城市的主要机场,则很多都定位为“国际枢纽机场”或“区域枢纽机场”。

  “民航主管部门在国际航权的分配中,首先考虑国际枢纽机场,其次是区域枢纽机场,然后才是干线机场。”业内人士分析说,“定位的差别会直接影响到民航主管部门其他政策支持力度,并对开通深圳国际航线形成掣肘。”

  “比如干线机场在航权开放、航线审批及空域使用等方面,都会受到较大制约,进而导致深圳的国际航空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国际旅客分流比例高达83%。”在深全国政协委员、东海集团董事长黄楚标表示。

  前不久出台的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将深圳机场定位提升为区域性枢纽机场,且提出要提升深圳机场国际化水平。而此次公布的全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重申了“提升深圳等机场国际枢纽功能”,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黄楚标建议,珠三角从当前实际出发,应当着力建设“广州/深圳航空双枢纽”,“将深圳机场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建设成为珠三角城市群国家级大型国际航空双枢纽”。深圳机场的功能提升,应当先是增加国际航线、航班;而后要创建国际枢纽卓越品牌,最终目标则是建成珠三角亚太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通航城市和客流量有望倍增

  众所周知,当前珠三角区域有五大主要机场,深圳机场“升格”并非是重复建设,也不会导致资源浪费。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华昱集团总裁麦庆泉认为,深圳机场成为枢纽机场背后,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支撑。

  麦庆泉分析,“目前从规模上看,珠三角地区已超越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带。国际航协预测,2020年珠三角地区航空旅客吞吐总量将达2.3亿人次,而现有机场群的年保障能力不足2亿人次。”

  此外,香港机场去年高峰小时容量已达68架次,趋于饱和。“将深圳机场升格为枢纽机场,不仅可以满足珠三角的需求,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深圳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甚至可以主动承接香港航空市场外溢功能。”麦庆泉说。

  记者从深圳机场获悉,随着深圳机场口岸去年实现24小时通关,加上深圳市政府加大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深圳机场空域、口岸及产业政策环境的一系列重大改善,使得深圳民航国际化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