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船舶生于忧患 题材炒作渐入尾声?
2009-02-15 12:23: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1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5
主题:中国船舶生于忧患 题材炒作渐入尾声?

2月1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业后,第五个被赋予振兴之策的行业。

“造船作为相对较小的产业,被单独拿出来制定规划,可见其受重视程度。” 中银国际证券研究员许民乐表示。

2月12日,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600685.SH)双双封于涨停板,分别收报58.48元和20.89元。而今年以来的24个交易日,广船国际和中国船舶的涨幅则分别高达69.70%和52.93%,远超上证指数23.47%的涨幅。

目前,中国船舶市盈率仅9.2倍,广船国际也不过11.3倍。但随着产业振兴的题材炒作渐入尾声,造船业颇为羸弱的基本面,难以支撑起股价继续冲高。多位券商研究人士均表示,围绕中国船舶的交易性机会,已不复存在。

但是,“弃单问题同样困扰着造船巨头中国船舶。只是它的保证金相对较高,有20%。另一方面,中国船舶更多的是采取折扣方式,互让一步,与船东方共渡难关。”有券商研究人士表示。

题材炒作渐入尾声

船舶振兴规划出炉前夜,中国船舶成为资金啸聚之地。

中国船舶此轮行情,始于今年首个交易日。此前,该股颇萎靡,去年最后两个交易日更是分别出现5532.613万元5015.488万元的资金流出。

但今年1月5日到 1月22日,主力资金连续增仓,通过大智慧超赢数据观察,此间主力资金买入12.40亿元,卖出11.77亿元,共计净买入6333.65万元。

春节开盘后,该股尽管仍追随大盘继续上涨,主力资金却已呈现流出迹象。数据显示,主力资金共计买入23.14亿元, 卖出23.76亿元,净卖出达6263.99万元。

2月1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达3331.439万元,单日主力持仓从21.697%,降至21.262%。

主力持仓比例也呈过山车走势,先由1月5日的14.397%增至2月3日的16.108%,截至2月11日,持仓又降至14.306%。

近期公布的基金四季报也可一窥机构资金对该股的迟疑。

去年三季度末,中国船舶出现在4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包括国泰系3只基金和银华优势企业。

及至去年底,中国船舶已被银华优势企业、基金金泰(500001.SH)剔出前十大重仓股。而国泰金马稳健回报与国泰金鼎价值精选仍在坚守,但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已分别从三季报的4.18%和3.337%,降至四季报的2.47%和2.39%。

订单之忧仍需直面

去年7-9月,中国船舶实现净利12.0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5%;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31.5 亿元,同比增长48.7%。

但随后,全球经济形势恶化,“新接订单下降”及“手持订单不保”,成为所有造船企业不得不直面的两大问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计,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仅2000万至30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65.6%至48.4%。

去年9月至今,中国新增订单量连续5个月下滑,9-12月,每月新增订单分别为318万、144万、30万和2万载重吨,12月同比暴跌99.8%。

船东“弃单”的近患,更令造船企业如芒在背。

“船舶产业振兴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以保证大中型国有重点造船企业在手订单顺利建造和交付为重。”海通证券报告分析。

中国船舶虽仍持有订单2300万载重吨,但弃单之忧,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许民乐表示,船价相比高峰时下跌达15%。“船只交付时,船只拥有者将面临损失。”

长江证券研究员黄振通过对新船造价历史数据的分析,预计今年船价跌幅超过30%时,极可能导致船东弃船或迫使船厂压低新船造价。“弃单国际上较严重,国内方面,民营船企情况较差。”相比之下,“目前尚未听说中国船舶有弃船的情况,他们采取的是降低船价的做法”。

相比部分民营企业当初为抢夺订单,将首付款降至5%甚至零首付,中国船舶20%的首付款,令其在行业低迷时,有了更多回旋余地和谈判筹码。

近期BDI指数逐渐回暖,似为中国船舶带来春天气息。其订单中有超过50%为散货船舶。

“BDI指数只是技术性反弹,而且从航运业传递到造船业,需要过程,所以很难对造船业基本面有大的改观。”大通证券研究员认为。

力度几何尚需观望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出台的船舶振兴规划,多为纲领性内容,后续力度几何,尚需等待细则进一步完善。

长江证券分析,国内造船业将三方面从中受益:

首先,稳定造船订单、加快单壳油轮的淘汰及发展海洋工程船舶等措施,均能有效提高新船订单需求。

其次,加大信贷融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以及购买弃船等措施,将一定程度化解弃船等不利影响。

再次,产业升级、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及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等措施,将有效提升国内造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但是,国内造船企业60%以上的手持订单来自海外船东,因此,行业景气度回升,依然取决于全球经济回暖。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9-03-23 16:26:3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天晴
发帖数:45
回帖数:27
可用积分数:329292
注册日期:2009-03-23
最后登陆:2010-12-07
中船今天表现不错,板了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